具體地回應 天主的救恩
丙年 將臨期第二主日
巴五 1-9;斐一 4-6,8-11;路三 1-6
默想:
基督徒相信, 天主藉著基督的來臨把救恩賜予我們;但是,祂也要求我們
回應這份恩寵。
聖經常用顯淺的說話,指出救恩是具體的:有具體的時代、人物、環境、事
件;回應也應是具體的、感受得到、經驗得到的。
路加福音指出,救恩的具體時代是羅馬帝國的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即
公元二十八或二十九年左右。當時,比拉多為猶太總督,他監視動亂的地區,
又依賴分封王黑落德去治理猶太人。
至於宗教方面,那時的大司祭是蓋法;不過,他的岳父亞納斯仍穩握大權,
在幕後左右大局。
救恩,就是在這個時代特殊、政治動盪、宗教複雜、人物弄權的環境中來到
人間。基督的來臨,不是在安定繁榮中,而是在動盪、不安、矛盾、傾軋的
局面下; 天主要在人料想不到的時候,要求人對恩寵做出回應。
若翰洗者首先代 天主發言,要求我們把主的道路修直;意思就是,要人把
自己的心路修正,做為對 天主救恩的回應;這也是將臨期的訊息。
讓我們就拿第二篇讀經聖保祿的說話做為將臨期的具體回應行動,好能經驗
天主的救恩。
我們可嘗試實行以下兩點:
(一)「愉快地為別人祈禱」:
「祈禱」,是意識到 天主救恩的好方法;因為,祈禱的時候,我們必須停
下來,返回本心,意識 天主的臨在。
其實,以祈禱去回應並不簡單;試問,我們的祈禱有多少次是深入地意識到
基督的臨在呢?
其次是「愉快地」祈禱;祈禱,往往出自責任,教友有他們的早晚課;神職
修道人員有他們的大日課;若是把祈禱看成功課一樣,便難有喜樂可言。
但是,若能愉快地祈禱,那就是了不起的回應;因為,持久的喜樂是愛的標
記,是 天主臨在的標記。
保祿在監獄中、在不自由的惡劣環境中仍能愉快地祈禱;因為,他心中充滿
基督的愛。
最後,是愉快地「為別人」祈禱。
古語有云:「助人,為快樂之本」;我的經驗卻告訴我:「為別人祈禱,是
快樂之本」;因為,為別人祈禱的時候,較容易集中精神,你把他放在自己
的意識中,求 天主祝福他。
為別人祈禱,是一種傳統的祈禱方式,它幫助人消除仇怨;所以,我們不妨
試試「愉快地為別人祈禱」,特別是為自己不喜歡的人,做為將臨期對基督
恩寵的回應。
(二)「祈求愛德日漸增長,充滿真知識」:
有了愛德與真知識,便能辨別為自己、為別人求甚麼是最好的;因為,求甚
麼,可以顯出我們信仰的成熟程度。
保祿從沒有祈求奇蹟、沒有祈求高度智慧,更沒有祈求錢財;他只求「愛德
日漸增長」。
你想知道自己的信仰狀況如何、自己算不算是個好教友,只要問問自己,在
愛德上是否有所增長便成了。因為,愛德若有所增長,對所喜愛的知識也會
隨之增長,關係也更親密了。比方,你喜歡運動;打開報紙,你會看體育版
;你喜歡投資,你會看經濟版;你喜歡電影,你會看娛樂版;你的寶藏在那
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因此,你越是喜歡某東西,這方面的知識越會增多。有了真知識,你就能辨
別好與壞。
愛德也是一樣,愛德的增長,使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深了,於是,就能辨別祂
最喜歡我們做的是甚麼。
愛,碰到人心的最深處,這份有深度的愛,是有辨別的作用。
難怪,聖奧思定說:「有愛;然後,做你喜歡做的事」。
這正指出,我們對基督的愛,若是有深度的、是心心相印的,行為就不會是
任意的、任性的;因為,我們知道基督喜歡甚麼。
讓我們記著今天的訊息:救恩,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具體地通過真實
的環境、人物和事件來到我們面前,所以,我們也應具體地回應。
保祿教我們以「愉快地為別人祈禱」去回應;在祈禱中,求「愛德增長」,
好能辨別基督的心意,做基督喜歡我們做的事。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我們要如何修正自己的心路?
我們可以用下面兩點做為本週的省思,並以具體行動做為將臨期對
天主恩寵的回應。
祈禱的方式:
我們能夠在祈禱中深入地意識到基督的臨在嗎?
我們也可以嘗試愉快地為別人祈禱,特別為自己不喜歡的人祈禱嗎?
增長愛德與真知識:
首先,我們回顧今年的信仰生活,問問自己,在愛德上有沒有增長呢?
我們對基督的認識、與基督的關係有沒有比以前更深入呢?
我願意在生活中培養愛德,好使我的內心能更深地體驗到基督的奧秘嗎?
我能夠辨別什麼是基督喜歡的?什麼才是基督的心意嗎?
信友禱文:
請為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祈禱
祈求 天主時時更新我們、聖化我們,使我們在生活中成為禰的肖像,使我
們的心成為禰的心,讓我們與禰之間的關係永遠常新。
請為生病的人們祈禱
親愛的 天父,求禰將禰的子女溫柔地抱在禰的懷中,特別是那些無法逃避
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卻要每天向病痛挑戰的病者;求禰護祐他們的身心,使
他們能夠以樂觀的態度迎接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