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等待
【福音:谷十三33-37】
那時候,耶穌說:33「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
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
34正如一位遠行的人離開自己的家時,把權柄交給了自己
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囑咐看門的需要醒寤。
35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
回來。
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 36免得他忽
然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
37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
【禮儀年乙年主日福音選讀】
教會禮儀年主日彌撒的福音選讀,提供基督徒一個機會,
透過對觀福音經文更為精確地認識耶穌。
按著禮儀年輪替順序,今年是乙年;由於教會在今年邀請
全體信友、在主日感恩禮儀中一起聆聽馬爾谷福音;因此
,又稱為「馬爾谷年」。
四部福音中,馬爾谷福音最短,其中沒有敘述耶穌的童年
故事、沒有報導復活主的顯現(谷十六 9 以後經文是後人
加入的,不屬於馬爾谷福音的「原稿」)、沒有聖神降臨
相關的經文。
因此,在「馬爾谷年」中,我們也會聽到許多其他福音的
經文,尤其是若望福音的內容。
【將臨期,聖經選讀】
將臨期,是準備迎接耶穌基督來臨的時期,具有雙重的意
義:
一方面、準備迎接耶穌聖誕節,紀念 天主子曾在歷史中
來到人間。
另一方面、也透過這個思想,導引大家等待在末世之時、
基督的再度來臨。
耶穌基督的第一次來臨,指向祂第二次的來臨;祂的第二
次來臨,則使第一次來臨達到圓滿。
這樣的雙重意義也清楚地表達在禮儀選經之中:
十二月十六日以前,禮儀經文強調對末世的期待。
由十二月十七日起,則著重於紀念耶穌誕生的歷史事實。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馬爾谷福音「末世言論」的結語(谷
十三33 ~ 37);馬爾谷以第十三章整章的篇幅記載耶穌向
門徒們談論末世,主題是宣告末世來臨的必然性以及教導
門徒們在末世來臨之前如何在現世中生活。
馬爾谷安排這段「末世言論」的目的,並非只是提供有關
末世的「資訊」而已,更為了激發基督徒團體、以相稱的
方式在當下生活;他們應該把現世視為是宣揚福音的時間
(谷十三10)以及警醒祈禱、抵抗誘惑、等候基督再來的
時間(谷十三21 ~ 23)。
【末世發生的時間】
在「末世言論」中,耶穌雖然強調了末世的必然性,卻沒
有確切地說出末世來臨的時間;因為「那日子和那時刻,
除了 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
」(十三32)。
既然,末世的時間不可知;因此,人真正應該關心的不是
「末世何時來到」,應該是「現在,該如何生活」。
今日的福音一開始,就指出這個結論:「你們要當心、要
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十三33
)。接著,以一個「看門人」的比喻詳加闡釋說明:
「正如一位遠行的人離開自己的家時,把權柄交給了自己
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囑咐看門的需要醒寤。
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
來。
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免得他忽然
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
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
【看門人的比喻】
【看門人的比喻】,重點在強調遠行的家主歸期無法預料
,這個情況迫使看門的人(彌撒經文譯為「更夫」)警醒
不寐;因為,主人會在僕人毫無預警之時,突然出現。
因此,僕人必需警醒等待;由於這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
故而,時時準備妥當的態度是必要的。
比喻中的家主在遠行之前把「權柄」(彌撒經文譯為「家
務」)交給自己的僕人;這段話使人回想起,耶穌在召選
十二位宗徒時,把「權柄」賞賜給他們(谷三 15,六 7;
由此可見,彌撒經文譯為「家務」實屬不當),使宗徒們
能夠繼續祂的工作。
現在,這相同的使命和相同的權柄也交給信仰團體,要他
們在現世去完成。
因此,所謂「醒寤不寐」的意義,就是要門徒們(以及日
後的基督徒)永遠有意識地、負責任地在將要來到的主前
生活,拒絕任何影響他或引誘他離開這個基本態度的事物
【綜合反省】
馬爾谷福音的作者經驗到末世的時間不可預期;因此,以
這段呼籲醒寤等待的經文來綜合整個耶穌的「末世言論」
。信仰團體意識到他們迎向人子再度來臨的日子,並且,
應該讓最後的結局決定自己的生命。
他們不可只是遊手好閒地等待,也不能狂熱地期待那日子
的來臨,也不必猜測那日子何時會來到。
這段經文和今日基督徒生活關係密切,面對末世的正確態
度,是在高度的警覺之下,跟隨每一個發生的事件,妥當
又負責地運用主所賦予的才能,有意識地時時準備好交出
主所要求的成果。
只要我們時時醒寤,認真地在信仰內生活,便能確保在末
世之時不被遺棄,是被接納;不會迷途,是被引入
天父的家;不被審判,是領取永遠的賞報。
(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