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古培梅納 (Bd.Cuthbert Mayne)
11月29日
殉道,主曆一五七七年
杜愛的英國學院,是英國教士受訓的中心,成立於主曆
一五六八年;英國教難期內,法律將教士分為兩類 : 第
一類是、杜愛和歐洲大陸其他修院受訓的司鐸 ( 大陸受
訓司鐸 ) ;第二類是、在英國本土受訓的教士 ( 本國受
訓司鐸 ) 。
大陸受訓司鐸中,第一位遇難者是本日瞻禮紀念的真福
古培梅納。
古培梅納原籍英國德洪,生於主曆一五四四年,自幼信
奉誓反教;十九歲起,擔任誓反教牧師,赴牛津聖約翰
學院深造,結識了馬田博士和真福愛德門 ( 那時,愛德
門還是誓反教徒 ) , 他開始認識公教真理,態度發生轉
變,意欲皈依聖教;但是,因懼怕失去職位,生活發生
恐慌,遂猶豫不決。
馬田博士和真福愛德門歸奉聖教,赴杜愛接受司鐸訓練
;二人寫了幾封信給古培梅納,勸他當機立斷,從速來
杜愛,加入公教陣營。
主曆一五七零年,古培梅納考取碩士學位後不久,馬田
博士和真福愛德門又寫信給他,那封信被官廳截獲,便
派人到牛津逮捕古培梅納。
古培梅納恰巧不在家,他聽到這消息,立刻皈依聖教,
秘密渡海;主曆一五七三年,入杜愛學院,三年後,領
受鐸品、考取神學士學位;主曆一五七六年,他與真福
若望柏納同返祖國。
返回祖國後,古培梅納立即在英國展開傳教工作,一年
後,他被捕,被判處死刑;在執行死刑前一日,人們給
他最後考慮的機會,他表示,願意為主致命,絕不背教。
主曆一五七七年,古培梅納致命,由教宗良十三世列入
真福品;他的一部份頭骨現在由郎希加爾默羅女修院保
存著。
聖撒多寧 (St.Saturninus)
11月29日
殉道,主曆三零九年
馬希明皇帝執政期內,撒多寧在羅馬被捕、遭囚禁獄中
多時。
總督將他提解到公庭,施以酷刑;聖人堅守信德,被斬
首致命,時維主曆三零九年。
真福狄尼削、真福雷登多
(BB.Dionysius and Redemptus)
11月29日
殉道,主曆一六三八年
主曆一六零零年,狄尼削生於法國諾曼田,弟兄十人,
他最長。
狄尼削原名白德祿,航海為業;最初,在法國商船工作
,因船舶被荷蘭人擊沉,白德祿在馬六甲入葡萄牙輪船
公司服務。
主曆一六三五年,白德祿在古亞結識加爾默羅會修院院
長,頓萌棄家修道之念;他就入加爾默羅會修院,會名
叫做狄尼削。
葡萄牙總督派代表團赴蘇門答臘報聘,當地無人熟悉航
程,向修院商借狄尼削為領港員;修院當局表示同意,
並祝聖狄尼削為司鐸,以便在船上執行司鐸的職務。
有一位輔理修士,名叫雷登多,隨狄尼削同行。
代表團到了蘇門答臘,便被異教徒逮捕;狄尼削因不肯
背教,遭判處死刑;數日後,雷登多也遇難;時維主曆
一六三八年。
主曆一九零零年,狄尼削和雷登多被榮列為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