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與生命
今天,是四旬期第五主日;四旬期,是逾越節(耶穌復活
瞻禮)前的四十天準備時期,聖教會很早就強調:聖洗聖
事與耶穌復活之間的密切關係。
聖保祿宗徒曾寫信給羅馬城的信友們說:
弟兄們,你們一定知道,我們眾人領洗、進入了基督耶穌
,也就是進入了祂的死亡。
通過洗禮,我們進入祂的死亡,並和祂一起埋葬了;正如
基督藉 父的榮耀、德能從死中復活那樣,我們也應開始
活新的生命。
如果,我們經歷了基督的死亡、與祂合一;那麼,我們也
將同樣地經歷祂的復活、與祂結合(羅六 3 - 5)。
所以,初期教會就在主日給人授洗;到了第三世紀,教會
已集中在復活節授洗;第四世紀初,教會獲得了和平,皈
依基督的人增多,耶穌復活瞻禮的守夜慶典,就成為每年
最隆重的授洗時刻。
當時的四旬期,也便與所謂「慕道期(望教期)」相融合
了;於是,在四旬期內,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也都與聖洗
聖事有了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梵二大公會議推行禮儀復興運動;會議後,重訂羅馬彌撒
經書,其中,四旬期的主日選經,就是為候洗者準備領洗
選擇的。
因此,四旬期五個主日的讀經一,先後敘述救恩史上的五
個階段,就今年禮儀年的甲年來說,第一主日、敘述原祖
犯罪;第二主日、亞巴郎蒙召;第三主日、梅瑟擊石取水
;第四主日、達味受傅為王;第五主日、厄則克耳先知預
言肉身復活。
四旬期五個主日的彌撒福音,更與聖洗聖事密切相關。
就禮儀年的甲年來說,第一主日、耶穌受試探;第二主日
、耶穌顯聖容;第三主日、耶穌與撒瑪黎雅婦女對話;第
四主日、耶穌治癒胎生瞎子;第五主日、耶穌復活拉匝祿
今天,是四旬期第五主日;下個主日便是基督苦難主日(
聖枝主日)了。
今天彌撒禮儀的主題是肉身的復活;福音選自聖若望福音
第十一章第三到七、十七、二十到二十七節以及三十三到
四十五節。內容敘述拉匝祿的死而復活;他,是瑪利亞和
瑪爾大兩姊妹的兄弟。
在這個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裏,有兩個凸出的情節:
一個是、耶穌和瑪爾大的對話:
耶穌一到伯達尼,就得知拉匝祿葬在墳墓中已有四天了。
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就去迎接祂;瑪利亞仍留在家裏
。瑪爾大對耶穌說:「主!假使,祢早在這裏,我的兄弟
就不會死;但是,我知道,即使是現在,凡是祢求
天主的, 天主必賜給祢」。
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要復活的」。
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要復活的」。
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誰信我,即使死
了,還是活著。凡活著而信我的,永遠不死。
你相信這話嗎?」
她說:「是的,主!我信;祢就是那來到世上的基督、
天主子」(若十一17,20-27)。
另一個凸出情節是、耶穌在拉匝祿墳墓前的心神感傷:
耶穌看見瑪利亞哭泣、和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泣,便極
度悲傷,縱聲長嘆說:「你們把他放在那裏?」
他們對耶穌說:「主!請來看!」
耶穌哭了;猶太人因此說:「瞧!祂多麼愛他!」
其中,有幾位說:「祂既開了胎生瞎子的眼;難道,不
能使這人不死嗎?」
耶穌心中又悲傷起來;走到墳墓那邊。這是一個洞穴,
上面蓋著一塊石頭。耶穌說:「移開石頭!」
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對你說過嗎?你若信,就可見到
天主的光榮」(若十一33-40)。
當然,這個故事的最高峰應當是拉匝祿的復活:
耶穌舉目向上說:「 父!我感謝你;因為,祢俯聽了
我。我知道,祢常常俯聽我;我說這話,是為了周圍的
群眾,使他們相信我是祢派遣來的」。
說完這話,耶穌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
死者就出來了;手足纏著布條、臉上包著殮布。
耶穌對他們說:「給他解開,讓他行走」(若十一41-
44)。
彌撒的福音在敘述了拉匝祿的復活後,記述當時在場的
猶太觀眾的反應說:「許多來看瑪利亞和瑪爾大的猶太人
見了耶穌所做的,都信了祂」。
但是,在聖若望福音的記載中,這故事還包含著一個重要
的啟示;聖奧思定獨具慧眼,他在耶穌與拉匝祿的對比中
,看出了一個新世界即將出現:拉匝祿被復活的幾天後,
耶穌將被人處死,死後第三天、復活;是耶穌基督的死而
復活給人類帶來了新紀元,拉匝祿的故事不過是這件事的
一個預兆罷了。
已經死了、被埋葬了四天的拉匝祿,一聽到耶穌大聲呼喚
,就從墳墓裏出來;「手足纏著布條、臉上包著殮布」。
聖奧思定在拉匝祿身上認出犯罪、墮落了的人類;正如,
拉匝祿在墳墓裏葬了四天,身上還纏著布條;人類也被四
種罪過像布條似地纏著,那四種罪過就是:亞當傳給我們
的原罪、我們各人自己所犯的相反自然法律的罪、相反梅
瑟法律的罪以及相反基督法律的罪。
犯罪者的命運原是死亡;但是,由死者中復活的耶穌卻賜
給人類新的生命,使人類脫離那四種罪過的束縛。
彌撒中的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八章第八到
十一節,在這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一面指出:人,由於
肉身的軟弱,不能履行法律所要求的正義;一面又強調:
基督信徒要因正義而生活。
他把我們基督信徒的新生活綜合為三:一、我們屬於聖神
、也屬於基督;二、聖神住在我們內;三、基督也住在我
們內。
他又從這三點推論出兩個結論:
一、我們的肉身雖然因原罪的遺毒必需死去;但是,既然
,基督住在我們內,在我們內已存在著永生的種籽。
二、我們的肉身即使死去,終有光榮復活的一天;因為,
住在我們內的是「使耶穌從死中復活的 天主的神」。
這樣,聖保祿宗徒又一次闡明了基督信徒日後肉身復活與
耶穌復活的密切關係。
讀經二這樣說:弟兄們,按照本性生活的人不能獲得
天主的歡心;至於你們, 天主的神已住在你們內,你們
不再順從本性的傾向、是按照聖神生活了。
凡沒有基督之 神的人,就不屬於基督;基督若住在你們
內,雖然,你們的肉體會因罪而死,但是,你們的神魂必
因正義而生活。
如果,那使耶穌從死中復活的 天主的 神住在你們內,
那使耶穌從死中復活的 天主也將藉著住在你們內的
神,把生命賜給你們那必死的身體(羅八 8 - 11)。
讓我們深信復活的道理,並活出這新生命的精神;因為,
主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聖教會很早就強調聖洗聖事與耶穌
復活之間的密切關係;聖保祿宗徒曾寫信給羅馬的信友們
說:「難道,你們不曉得,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
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死亡嗎?
藉著洗禮,我們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
藉著 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
度生。
如果,我們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已與祂結合,也要藉著同
祂相似的復活與祂結合」。
所以,初期教會通常在主日給人授洗;第四世紀初,教會
獲得了和平,皈依基督的人突然增多,耶穌復活節前夕,
就成為一年中最隆重的授洗日期。
當時的四旬期,便與所謂【望教期】相融合了;於是,在
四旬期內,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也都與聖洗聖事有了直接或
間接的關係。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我們人早晚都要死亡;但是,耶穌
說過:『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我們信仰基督的人相信【肉身的復活】和【死後的常
生】。我們絕不可像有些人那樣醉生夢死,不但虛度一生
;而且,不免要受到地獄的永罰。
基督,我們讚美你;亞孟。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