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一日晚,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
耶穌復活前夕守夜禮;首先,教宗在大殿前廊降福
象徵大自然年年更新的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
,進行燭光遊行、聆聽復活宣報。
彌撒中,教宗為八位候洗者施洗;其中,有四位是
義大利人,其他四位分別來自阿爾巴尼亞、秘魯、
奈及利亞和美國;在彌撒講道時,教宗鼓勵信友,
打破沉默和常規,懷著希望跟隨復活的基督。
以下是二零一八年耶穌復活前夕守夜禮,教宗方濟
各彌撒講道的全文:
今晚禮儀是在聖堂外、在夜晚的黑暗與寒冷的陪伴
中開始的,面對著主的死亡,寂靜沉重地壓在我們
的心頭,在這寂靜中,我們每人都能認出自己,這
寂靜深深地落入門徒們的心靈深處,他們站在十字
架前啞口無言。
這是因為耶穌的死,悲痛得啞口無言的門徒面對這
現實,能說些什麽呢?
那啞口無言的門徒感悟到,自己在主的生命的關鍵
時刻所做的反應:
當主被不公平的判決時,門徒們都緘默不語。
當老師受污蔑和假見證指控時,門徒們都沉默無聲。
在主受苦難的艱難痛苦時刻,門徒們悲痛地體驗到
,他們沒有能力冒險為老師申辯。
甚至,他們竟然否認祂;他們躲藏了、逃跑了,他
們全不做聲(參閱:若十八25~27)。
這是門徒沉默的一夜,在面對著許多沉重又痛苦的
情況下,他麻木了、癱瘓了,不知何去何從。
這也是今日門徒的狀態,當擺在他面前的一個情況
令他感到、甚至令他相信他沒有能力克勝我們弟兄
身受的許許多多的不正義時,他便緘默不語。
這是迷惘的門徒的表現;因為,他沉浸在一個壓抑
著他、使他的記憶被剝奪的常規中,這常規令希望
默默無語,也使他對『向來都是如此』這句話習以
為常。
他是那啞口無言、心思模糊的門徒,他會習慣蓋法
說的一句話、且認為那是正常的;蓋法說:『也不
想想 : 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
你們多麽有利』(若十一50)。
正是在我們緘默時、在我們如此頑強地緘默時,石
頭開始呐喊(參閱:路十九40),並且為人類歷史
從未接受過的最偉大宣報留下空間:『祂不在這裡
,祂復活了』(瑪二十八 6)。
掩蓋墳墓的石頭呐喊,並以它的呐喊向眾人宣報了
一條新路。
是那受造物首先發出了迴響,對生命戰勝所有企圖
壓抑福音之喜悅且令其沉默的事物做出回應。
是掩蓋墳墓的那塊石頭首先跳躍,並且以它自己的
方式高唱著讚頌、歡欣、喜悅和希望之歌,我們大
家也都受邀和它一同高歌。
昨天,我們和婦女們一起默觀了『他們所刺透的那
位』(若十九37;參閱:匝十二10);今天,我們
受召與她們一起默觀那空了的墳墓,並聆聽天使的
話:『你們不要害怕…………祂復活了』(瑪廿八
5~6)。
天使的話要深入我們的信念和所肯定的,深入我們
裁斷和應對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方式內,尤其是我們
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內。
空了的墳墓要挑戰、要搖動、要質問,它尤其要鼓
勵我們相信並且信賴 天主要臨在於所有情況中、
臨在於所有人身邊,祂的光能夠到達人類存在最難
以預料和最封閉的角落。
祂從死者中復活了,祂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復活
了,正如祂等待那些婦女一樣 ,祂等待著我們,為
使我們參與祂的救世工程。
這是我們基督信徒所擁有的根基和力量,為度我們
的生活,為善用我們的精力、智慧、熱情、意願來
尋找,特別是創造我們合乎尊嚴的生命旅程。
祂不在這裡,……祂復活了!這宣報支持了我們的
希望,且將之轉變為實際的愛德舉動。
我們多麽需要讓我們的脆弱受到這經驗的傅油!
我們的信仰多麽需要得到更新,我們的短淺視野受
到質疑,並由這宣報得到更新。
祂復活了,我們富於創造力的希望也和祂一起復活
,好能應對眼前的困難;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並非
孤立無助。
慶祝耶穌復活節,意味著再次相信 天主介入,且
不停地介入我們的歷史,挑戰我們總是千篇一律和
停滯不前的宿命論。
慶祝耶穌復活節,意味著讓耶穌戰勝那經常困擾我
們並設法埋葬各種希望的膽怯之情。
墓穴的石頭盡了自己的力量、婦女們也盡了她們的
力量,現在,你們和我再一次受邀:邀請我們打破
不斷重複的舊習慣,更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選擇
和我們的生命。
這邀請是在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所做的事上以及
依照我們是誰和我們所具有的權力範圍內而提出的
;我們是否願意參與這生命的宣報,還是在這些事
件面前保持緘默呢?
祂不在這裡;祂已復活了!祂在加里肋亞等待你,
邀請你回到最初相愛的時光和地點,好對你說:『
不要害怕;跟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