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主讓我看見病、弱弟兄的需求
若望福音五 1~16
那時候,正是猶太人的慶節,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水池,希伯來語叫做貝特匝達
,周圍有五個走廊;在這些走廊內躺著許多患病的、瞎眼
的、瘸腿的、痳痺的,都在等候水動。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到水池中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位
下去的,無論他患甚麼病,必會痊癒。
在那裏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
裏,知道他已病了多時,就向他說:「你願意痊癒嗎?」
那病人回答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
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
耶穌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罷!」
那人便立刻痊癒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來。
那一天正是安息日;於是,猶太人對那痊癒的人說:「今
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床」。
他回答他們說:「叫我痊癒了的那一位給我說:拿起你的
床,行走罷!」
他們就問他:「給你說拿起床來、行走的那人是誰?」
那痊癒的人卻不知道祂是誰;因為,那地方人多,耶穌已
躲開了。
事後,耶穌在聖殿裏遇見了他,便向他說:「看,你已痊
癒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就是耶穌。
為此,猶太人便開始迫害耶穌;因為,祂在安息日做這樣
的事。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遇見了一位患病三十八年的病人,
問他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你願意痊癒嗎?」
耶穌為什麼問他這個問題?
一位生病將近四十年的人,不是理所當然想要被治癒嗎?
奇怪的是,那位病人並沒有直接回答他想要;只是把他一
直無法被治癒的原因歸咎於別人都搶先於他。
即便如此,耶穌仍然因為愛他,就治癒了他。
但是,他們第二次見面時,耶穌卻提醒他「不要再犯罪」
,要積極尋求正確的道路;畢竟,得救也需要靠自己積極
爭取。
不過,這段福音中,耶穌也告訴我們,我們除了尋求祂外
,也要用愛和關懷來幫助身旁弱小無助的兄弟、姐妹。
福音中的病人已經患病多年,卻因為旁人的漠視,遲遲無
法進到池子接受治療。
何況,他身旁的人並沒有為他神奇的痊癒感到任何喜悅,
卻是用安息日的規矩澆他一頭冷水:「今天是安息日,不
許你拿床」。
當我們在檢視自己信仰生活時,可以問自己:我是否漠視
社會上「弱勢」的一群人呢?
我是否忽略那些一直存在周圍、需要幫忙的弱小兄弟、姊
妹呢?
當我看到他們的生命有奇蹟出現,我會像猶太人澆他一桶
冷水?還是像「浪子回頭」故事的父親一樣,開心地擁抱
失而復得的小兒子?
仔細閱讀這段福音後,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既是那位病人,
也是猶太人。
在四旬期中,讓我們特別邀請耶穌跟我們一起行走,大聲
告訴祂,我們願意被治癒,也請耶穌讓我們在弱小的兄弟
、姊妹中看到祂的影子,以及聽到祂的邀請:「你們對我
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位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 瑪二十
五40)。
種下種子
停下腳步,看見每一個人、看見他們的需求。
全心祈禱
耶穌,請讓每一位弟兄、姐妹的需要成為我關心的事;
阿們。
歡迎收聽語音檔,用心聆聽 天主要對我們說的話 !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
1udAj8PpzvukY6H4rwv8veVVxFmkloK59
©2019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