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眾人在基督內也都是一個身體,彼此之間,每個都是肢體。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
各有不同的恩賜:如果,是說預言,就應與信德相符合;如果,是服務,就應用在服務上
;如果,是教導,就應用在教導上;如果,是勸勉,就應用在勸勉上;施與的,應該大方
;監督的,應該殷勤;行慈善的,應該和顏悅色。
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
,要彼此爭先。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
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恒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
。迫害你們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詛咒。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
。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卻要俯就卑微的人。不可自做聰明。
( 羅十二 5 ~ 16 )
上主,我的心靈不知驕傲蠻橫,我的眼目不知高視逞能;偉大驚人的事,我不想幹,超過
能力的事,我不想辦。我只願我的心靈,得享平靜與安寧;就像斷乳的幼兒,在他母親的
懷抱中,我願我的心靈在我內,與那幼兒相同。以色列!請仰賴上主,從現一直到永久!
( 詠一三一【一三0】1 ~ 3)
有一個同席的人聽了這些話,就向耶穌說:「將來能在 天主的國裏吃飯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給他說:「有一個人設了盛宴,邀請了許多人。到了宴會的時刻,他便打發僕人去給被
請的人說: 請來罷! 已經齊備了。
眾人開始一致推辭。第一個給他說:我買了一塊田地,必須前去看一看,請你原諒我。
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試牠們,請你原諒我。
別的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僕人回來把這事告訴了主人。家主就生了氣,給僕人說:你快出去,到城中的大街小巷,
把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都領到這裏來。
僕人說:主,已經照你的吩咐辦了,可是還有空位子。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大道以及籬笆邊,勉強人進來,好坐滿我的屋子。
我告訴你們:先前被請的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嘗我這宴席的。」 ( 路十四 15 ~ 24 )
耶穌講的這個宴席的比喻,為 天主教徒的我們應該從參與感恩祭的角度去理解。這個
比喻提醒我們,能恭領耶穌聖體是莫大的恩賜。
比喻的第一個重點是,賓客早已獲邀出席,都知道餐與宴會的時間;可惜,他們無心赴宴
,根本沒準備去見宴會的主人。他們推託的藉口,止顯露出他們的冷漠、不敬、自大、及
生活在不切實際的幻象中。
領了洗的人,每個主日都被邀參與主的盛宴;主耶穌期待我們參與祂的祭獻犧牲。
無論如何,一切都止以愛耶穌為本;任何人物、任何事情都不能把我們對主耶穌基督所懷
的愛比下去。
第二個重點是,雖然,被邀的人貧窮、殘疾、瞎眼、瘸腿,這些人都被主僕領去赴宴了,
且能虛心接受,所以,都成為宴會的座上賓了。
天主賞賜了我們許多恩寵和天分,假設,我們沒有貧窮的精神,不會懂得欣賞感恩祭。
一切都是從 天主那裏獲得的,我們沒有甚麼可以給主;惟有藉著耶穌基督的祭獻犧牲,
我們可以向 天主表達我們對祂的感謝和讚美。
恭領耶穌聖體,使我們能與慈悲的耶穌結合,期望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關懷兄弟姊妹
的需要。
主,願我們都能回應祢的召叫,以熱切的心神衷心地事奉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