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 天主的來訪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創世紀第十八章第一到十節;聖保祿宗徒
致哥羅森人書第一章第二十四到二十八節;聖路加福音第十章第三十八到四十二節。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這樣說: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
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
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 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
介意嗎 ﹖請叫她來幫助我吧! 」
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
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 路十 38 ~ 42 )
彌撒福音有不同的教訓;【實際的活動】與【默觀】的關係的問題,特別可在這篇福音的記載
中找到答覆;但是,我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下功夫。與今天彌撒中的讀經一對照,這篇福音
教訓的要點是在談 天主的來訪;首先是, 天主來訪的事實;然後是,接待來訪的
天主的態度與條件。
天主的來訪,必須以某種態度為前提;關於這點,本主日彌撒福音的教訓十分寶貴;在本主日
彌撒福音中,筆者聖路加雖然沒有對他所敘述的事件發生的地點做出詳盡交代,卻特意說明了
耶穌探訪的兩位婦女的名字,這在聖路加的著作中是很稀有的。聖路加慣常不指出與耶穌對話
的人物的名字;這裏,他似乎有了預感,知道他的記述將對後來的教會生活發生長期的重要影
響,所以把它寫得特別詳盡。
據聖路加的分析,接待耶穌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坐在耶穌腳跟前的瑪利亞的態度代表其中的一
種方式;這是不是一個默觀者無所事事的態度呢?不是的,瑪利亞坐著專心靜聽耶穌的講話,
這是做學生的態度。瑪爾大的勞作忙碌是出於對耶穌的愛與尊敬,她代表著接待
天主的另一種方式;在她身上,聖路加感到一種心焦,同時,也看出對耶穌的十足信心,甚至
,請求耶穌為自己的忙碌做證,並且,責備姐妹瑪利亞不分擔她的辛勞的不是。
在回答中,耶穌發表了他對那兩姐妹的態度的意見,他的表達細膩;耶穌并不像許多人所想像
的,其實,他絲毫沒有貶抑瑪爾大的熱心活動的意思。誰認為耶穌對教會的神火和傳教活動有
所非議,至少,是犯了主觀的毛病。要正確了解耶穌的話,我們必須顧到聖路加所以將這事情
小心記錄下來的用意;那用意是在強調,靜聽耶穌講話和做耶穌的學生的重要性;因為,對他
來說,接待耶穌,首先要靜聽耶穌講話,做耶穌的學生。他并無意渲染耶穌對「活動」或
「默觀」有任何一面的偏袒;如果,必定要在瑪爾大身上指出什麼缺點的話,那麼,那缺點也
不是她為耶穌的忙碌不已,而是,她在忙碌中的心焦不安。
彌撒中的讀經一
天正熱的時候,亞巴郎坐在帳幕門口, 上主在瑪默勒橡樹林那裏給他顯現出來。
他舉目一望,見有三人站在對面;他一見,就由帳幕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
,如果,我蒙你垂愛,請不要由你僕人這裏走過去;我叫人拿點水來,洗洗你們的腳;然後,
在樹下休息休息。你們既然路過你僕人這裏,等我拿點餅來,吃點點心,然後再走。」
他們答說:「就照你所說的做罷! 」
亞巴郎趕快進入帳幕,到撒辣前說:「你快拿三斗細麵,和一和,做些餅。」
遂又跑到牛群中,選了一頭又嫩又肥的牛犢,交給僕人,要他趕快煮好。
亞巴郎遂拿了凝乳和牛奶及預備好了的牛犢,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吃的時候,自己在樹下侍候。
他們對他說:「你的妻子撒辣在那裏﹖」他答說:「在帳幕裏。」
其中一位說:「明年此時,我必回到你這裏;那時,你的妻子撒辣要有一個兒子。」
撒辣其時正在那人背後的帳幕門口竊聽。 ( 創 十八 1 ~ 10 )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以民間故事的方式描述 天主藉著三個過路人(旅客)的形象來到
亞巴郎的家裏;亞巴郎依照游牧民族的優良習慣殷勤地接待了他們。
天主問【撒辣在那裏?】撒辣是亞巴郎的妻子,他們倆都年紀很大; 天主卻對亞巴郎說:
『明年此時,我要回到你這裏來;那時,你的妻子撒辣要生一個兒子。』
整個故事的教訓就在這一句話裏; 天主曾與亞巴郎立約,許諾他說,他的後裔將像天空中
的星辰那樣多,多得不能數清;撒辣的老年生子,就是 天主的恩許必定實現的一個證據。
亞巴郎殷勤接待過路的人,固然是一件可嘉許的行為;但是,讀經一的主旨是在說明,
亞巴郎接受 天主的話和相信 天主給予他的許諾。
讀聖經,不是看小說;不經心的閱讀,往往導致錯誤;以為本主日彌撒福音中強調
「行動」與「默觀」的對立,認為耶穌反對行動,著重默觀。
靜聽耶穌的講話,做耶穌的學生,的確,可以稱做默觀。今日,我們實在有必要找個安靜的
地方,多閱讀聖經,多默想、祈禱。我們極須避免無謂的活動,為能抽出時間來與基督相會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勤勞工作以及受苦患病的人,也同樣可以在他們的工作和苦難中
會見基督。
本主日的彌撒禮儀教訓我們,「行動」和「默觀」都是接待 天主的可能方式;主要的是,
內心的態度,是內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