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四十九 14 ~ 15;詠六十二【六十一】2 ~ 3,6 ~ 9;格前四 1 ~ 5;瑪六 24 ~ 34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中,我們繼續聽到主耶穌的山中聖訓;主耶穌要求基督徒,要捨棄報復的心態,甚至
,要以愛的行爲來回應那些傷害我們的人。
他也重新給【近人】一詞下了一個更廣的定義;【近人】,包括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的人,甚至,包括我
們的敵人。主耶穌願意我們在生活中活出 天父的悲憫和慈愛,這就是他所謂的完美。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我們所聽到的這段神諭是有關重建的課題;在這部經書的後半部份講
述的是天庭委託先知向以色列國宣講安慰的信息(依四十)。這個委託和較早的委託完全相反,較早時,
先知被派遣去指責、奉勸這個國家加以悔改(依六);以色列民和它的數任國王都拒絕接受勸告(阿哈次
王),或是沒有依照勸告行事(希則克雅王);也就因爲如此,整個王國就瓦解了。
以色列子民遭受到漫長的充軍巴比倫的命運;他們的祖國已經是記憶中的陳年往事,也絲毫看不到回國的
希望,他們思忖著,大概, 天主已經把他們給遺忘了。
熙雍,這個在詩歌中的耶路撒冷的代名詞,以擬人的方式傾吐了人民的心聲;她沉痛地訴說著
天主已經完全把她忘掉了。
可是, 天主立即做出了回應,強有力地糾正了熙雍的錯誤想法。
這個神諭把 天主和選民之間的關係比喻成母親和孩子的關係;儘管,人性的軟弱可能導致親密關係的疏
離,但是, 天主對熙雍的愛遠遠超越人性間脆弱的愛。
天主絕對不會忘記熙雍;這種強調,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先知經常以父母和子女的關係
來形容 天主和以色列子民的關係。
今天的讀經二取自《格林多前書》,保祿宗徒爲阿波羅、刻法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做出澄清。他們都是
基督的僕人,負責管理 天主的奧秘;既然,他們是爲 天主工作,也就必須忠信地行使他們的使命。
保祿接著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他認爲,只有 天主才能判斷他的所做所爲。儘管,他相信自己在行使使
命時問心無愧,但是,他並不認爲自己無暇可指。當基督再度來臨時,他會讓人們看清楚衆人做事的動機。
今天的福音章節取自瑪竇福音,主耶穌指出,要做門徒,就不可分心,需要在信德方面全心投入;脚踏兩
隻船的效忠方式只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瑪竇以事奉 天主又同時事奉錢財爲例來說明,這是一個人類歷
史中不斷重演的現象。人不能同時事奉兩個主人,而且,往往是錢財成了人真正的主人。
我們要注意的是,主耶穌並沒有說人擁有一些金錢和財富是錯誤的;這裏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把信仰、安全
感、價值取向放在那裏。有時,我們的價值取向會潜移默化地從 天主身上轉移到錢財上面,然而,我們
對問題還毫不覺察,甚至有時還認爲,那是在合理地爲 天主累積財富。
主耶穌教導我們,不應該爲吃什麼或穿什麼而擔心;他面對生活的態度仿佛是非常輕率且不負責任。
其實,擔心並不能解决任何問題;而且,大自然的例子顯示給我們, 天主真的會照管一切。同時,我們
也看到,在世界的許多地方,貧窮還在肆虐,有許多人過著吃不飽和衣不蔽體的日子;主耶穌將會是第一
位對此提出控訴和譴責的人。他指出,世界上的嚴重貧窮現象都是由貪婪、政治力量以及欲望這些想要掌
控世界自然資源的無底洞所造成的;人類對錢財的追求,將繼續爲大衆帶來貧窮的後果。
我們的信仰應當令我們全心信賴 天主,而不是錢財。
這個世界對錢財的一味追求,已在人類歷史中製造過各種災難;人類沒有尊重 天主所造的這個世界,也
沒有依賴那比人更高的權勢去糾正這世界中的各種敗壞的狀况;這就是福音中所指的【信德薄弱的人】。
如果,我們基督徒是這個樣子,那麼,我們與無信仰的人又有什麼分別呢?
今天的福音章節告誡我們,與其繼續走在邁向毀滅的路上,倒不如去尋找 天主的國與
天主的正義,其他的一切, 天主自然會賜給我們。
現在,讓我們回到主題:有關 天主和錢財,我們不能同時事奉這兩個主人。很長時間以來,或許,我們
都在事奉錢財;那麼,現在是我們轉移生命中心,選擇全心事奉 天主的時候了。
在今天三篇經文的光照下,我們做出以下的三點反思:
(一)我們的 天主是忠信的 天主
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我們聽到以色列子民在痛苦中哭訴,認爲 天主把他們給遺忘了。
儘管,他們所受的苦都是他們叛逆行爲的後果,但是, 天主仍是向他們保證他對他們的愛。
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痛苦經驗時,有時會感覺到,好像 天主已經把我們給遺忘了。藉著今天的讀經,
天主再次向我們保證,他沒有遺棄我們;他時時與我們在一起,藉著他聖子的話語、他聖子的聖體聖血以
及他的聖神, 天主無時無刻陪伴著我們走在這艱辛的人生旅途上。
(二) 我們的擔憂和焦慮,顯示出我們缺乏對 天主的信賴
主耶穌沒有反對我們做事情要謹慎;對將來要做出好的規劃,這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但是,
天主同時要求我們,將那些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的事情交託給他。
在福音章節中,主耶穌要求我們把 天主和 天主的國放在第一位;然後,再把其他的事物按著優先次序
排列下去。他也要求我們,把錢財和世俗的東西排在它們該有的正確位置;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活出基督
徒生命的優先順序,而不致淪爲錢財的奴隸。
(三)天主是忠信的,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應當是忠信的
當我們信賴 天主對我們的忠信,我們也應當在彼此的關係中保持忠信;就如一位妻子如何忠信地照顧她
那患了十年痴呆症的丈夫,儘管,她的丈夫已經不認得她了。
忠信,意味著不論將來的狀况是好是壞,我們仍然願意去活出那份當年所做出的承諾。忠信,就是生活在
世俗的社會中而不同流合污,以平和的心境面對人們的鄙視和嘲笑。
忠信,就是結婚的夫婦、司鐸、修道人、獨身男女藉著投身服務人群來事奉 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