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耶穌

 

 

【福音:瑪六 24-34

 

24「沒有人能事奉兩位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位、愛那

 

一位,或是依附這一位、輕忽那一位。

 

你們不能事奉    天主、又事奉錢財。

 

25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

 

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

 

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

 

26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

 

在糧倉裡屯積,你們的    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

 

牠們更貴重嗎?

 

27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

 

28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

 

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

 

也不紡織;29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

 

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

 

30田地裡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

 

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那,何況你們呢?

 

31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

 

麼?32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

 

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

 

33你們先該尋求    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

 

給你們。

 

34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

 

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讀瑪六 24 - 34,屬於「山中聖訓」

 

內容的一部份。

 

「山中聖訓」的內容,是福音作者收集耶穌不同的「語

 

錄」編輯而成;這個篇幅相當大的耶穌演講,包含許多

 

不同的主題。

 

在前兩個主日的感恩禮中,我們已經一起聆聽了「真福

 

八端」與「更大的義德」;這個主日的福音,屬於另外

 

一個小單元,談論的主題是「全心事奉

 

天主,尋求祂的國」(瑪六 19 - 34)。

 

瑪六 19 - 34的內容包含兩個小段落:

 

首先是,耶穌教訓門徒,不要追求世上的事物19-24

 

;形式上,由三個「對立」的語句組成:世上的財富

 

天上的財寶 (19 - 21)、光亮的或黑暗的眼睛(22 - 23

 

、事奉    天主或事奉錢財24)。

 

第二個段落是,耶穌教導門徒們「不要害怕、憂慮」。

 

25 - 34

 

事奉「    天主」或事奉「金錢」(24

 

瑪六24的經文是一個智慧性的諺語,前段:「沒有人能

 

事奉兩位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位、愛那一位,或是依

 

附這一位、輕忽那一位」;是一種由共同生命經驗累積

 

而成的智慧(老生常談)。

 

後段是,耶穌應用這個諺語引出來的結論:「你們不能

 

事奉    天主、又事奉錢財」(24);說明服事

 

天主具有超越一切的絕對性。

 

「恨」與「愛」、「倚附」或「輕忽」,是兩組相反的

 

詞句,表達事奉    天主與事奉錢財二者之間相互排斥,

 

絕不相容。

 

這樣的表達,使聽眾瞭解,「錢財」,是絕對相反

 

天主的「神」;事奉錢財,就等於崇拜偶像!

 

不要害怕、擔憂(25 - 34

 

這段經文是將從大自然(受造界)取得的「智慧教導」

 

、轉變為提醒與警告門徒的言論。

 

耶穌的目的,當然不是要求人放棄努力工作,只要天真

 

、無憂無慮地過活就好;是激勵人在生活與工作中信賴

 

天父,相信    天主自己必定要建立祂的國。

 

整段經文顯示,耶穌(    天主)對受造物的愛與對人類

 

的愛;同時也反映出,耶穌在世時,與門徒們共同過的

 

「儉樸生活」。

 

整段經文由幾個小主題組合而成:

 

1. 25節說明,「生命」的意義是絕對的、超越一切;

 

當然,遠超過食物與衣服的重要性;因此,人不應過度

 

憂慮飲食與穿著。

 

2. 接著, 26 - 32節引用「飛鳥」和「百合花」兩個大自

 

然的基本圖像說明「    天父照顧一切」。

 

若沒有    天父的照顧,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既然,    天父連極微小的事物(飛鳥、百合花)都照顧

 

周詳;何況更重要的「人」呢(30)?

 

「擔憂與害怕」,是不相信    天主的人才面臨的困境

 

 (31 - 32),是缺乏信德的表達。

 

3. 33節是這段經文的第一個小結論:人應該擔心憂慮的

 

只有一件事,就是要尋求    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

 

「尋求」,所表達的是,要「努力」建立和

 

天主父以及人(弟兄姐妹)共融的團體,也就是教會。

 

4. 最後,34節是第二個小結論,要求門徒們「活在當下」

 

34)。

 

經文中的「明天」與「今天」,是對立性的表達「未來」

 

與「當下」。

 

耶穌要求門徒們不要為明天憂慮,也就是不要擔心未來

 

;教導門徒們努力活於當下。

 

「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

 

;這段經文很可能反映了當時的具體生活經驗,因此,

 

讀者也可以明瞭,為什麼,「日用食糧」的祈求是如此

 

急迫與重要。

 

綜合反省

 

對今日的基督徒而言,耶穌這些簡潔的言語更是發聵、

 

振聾的教導,讀者們可以輕易地用來反省自己的信仰生

 

活態度。

 

例如:在主日,是否將「參加主日禮儀崇拜」視為第一

 

要務,或是,輕易地做了「其他的選擇」?

 

其次,基督徒得在生命中不斷地練習,全心倚靠

 

天主。

 

相信,基督徒當然明白,應該努力工作,雙手操勞賺取

 

生活必需。

 

但是,更該相信,一切都在    天主手中;不可因為不必

 

要的操心掛慮或貪得無厭、就操勞過度,甚至忘記崇拜

 

天主的光榮職責。

 

                  (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耶穌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