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活出悔改的勞苦
二月二十六日,聖座公佈了教宗方濟各2019年的四旬期
文告,主題為:『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
天主子女的顯揚』(羅八19)。
文告署名日期為十月四日、亞西西聖方濟各紀念日。
『讓我們放棄自私、只看到自己,要轉向耶穌的復活奧蹟
;讓我們親近處於困境的兄弟、姐妹,與他們分享我們的
靈性和物質財富』;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19年四旬期文告
中的重要勉勵。
從選自《羅馬人書》的主題開始,教宗強調,在耶穌復活
節前的這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抓緊機會,把『基督
戰勝罪惡與死亡的勝利』具體地落實在個人生活中,我們
也能向受造界彰顯祂的更新之力。
如果說,『 天主子在受造界的荒野中度過四旬期,是為
了恢復它在原罪之前的樣貌,成為與 天主共融的樂園』
,基督徒則蒙召通過齋戒、祈禱和施捨特殊的方式在他們
的個人、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更加強烈和具體地活出復活的
奧秘。
教宗寫道,齋戒,意味著躲開為滿足自己的貪婪、想要吞
噬一切的誘惑。
祈禱,意味著懂得放棄偶像崇拜和對自我的自滿自足。
施捨,有助於我們走出為自己囤積一切的愚昧,以及不切
實際的對未來的幻想。
走上這條軌道,我們就有可能重新發現 天主在受造界和
我們心中置入的喜樂計畫,就是愛、真幸福的唯一來源。
因此,通往耶穌復活節的旅程要求我們基督徒通過懺悔、
皈依和寬恕洗心革面;也要求所有受造物脫離敗壞的控制
,得享 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羅八21)。
教宗寫道:這種熱切的渴望、這所有受造物的期待,會在
天主子女的顯揚時實現,也就是在基督徒及所有人決然地
進入悔改會帶來的勞苦中實現。
在文告中,教宗清楚表明,如果,我們不常常期待復活節
、期待復活帶來的新天地,當然會產生『我全都要和現在
就要』的邏輯,為了不斷地擁有就恣肆無忌。
當我們與 天主的共融遭到破壞時,我們與我們生活於其
中的環境的和諧關係也將斷裂,樂園成為荒蕪之地(參:
創三17~18)。
教宗說:罪惡使人自認為是天地萬物的神祇、認為自己是
大地絕對的主人,對它的使用不再按照造物主的意願,卻
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以致傷害受造界和其他人。
當人決定拋棄 天主的法律、愛的法律時,就會不可避免
地採用弱肉強食的法律;潛藏在人心裡的罪惡,例如 : 貪
婪、對過度享受的貪求、對他人甚至自身益處的無視,將
導致對受造物、人和環境的剝削;因為,永無止盡的貪婪
把一切願望視為自己的權利,遲早會把持有這種貪念的人
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