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今天的聖灰禮儀,教會開啓四旬期的旅程;
依照慣例,下午四點三十分,在聖安瑟爾默大殿
,教宗方濟各帶領信眾祈禱、進行懺悔遊行,從
聖安瑟爾默大殿步行三百米至聖女薩比娜大殿;
隨後,教宗在那裡主持彌撒並施放聖灰。
二月二十六日下午,在羅馬聖薩比娜大殿,教宗
方濟各主持聖灰禮儀,在彌撒講道中,教宗表示
,領受聖灰提醒我們,人的生命來自灰土,而且
還要歸於灰土;如果,我們讓 天主來塑造自己
,我們就會極其美妙。
因此,我們應以 天主子女的身分生活,不要尋
求灰飛湮滅的事物,卻應潔淨心靈,與
天主和好。
彌撒中,教宗祝聖聖灰、並為信友施放了聖灰;
整個教會藉著這項禮儀進入四旬期。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解釋了在頭上施放聖灰的意義
,他指出,灰燼表示我們是脆弱和最終走向死亡
的人;但是,我們也是 天主所鍾愛的灰燼、是
天主的希望、祂的珍寶和榮耀。
灰燼提醒我們從灰土走向生命的旅程,儘管我們
在困境和獨孤中只看到自己身為灰燼的一面,
上主卻讓我們知道,在祂眼裡,我們這微不足道
的人具有無限的價值,我們生來就是為了蒙受愛
、為做 天主的子女。
四旬期是恩寵的時期,好能接納 天主愛我們的
目光,我們受到如此的注視,就能改變生命。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是要從灰燼走向生命;那麽,
我們就不應該粉碎希望、不要讓 天主對我們的
夢想化為灰燼;我們不應屈從和認命。
可是,面對世界上遍佈的恐懼、惡意和基督信仰
正在淡化的情況,有人會問:『我如何能懷有信
賴之情呢?』
教宗表示,我們應該相信 天主能將我們的灰燼
轉變成榮耀;身為 天主的子女,我們要詢問自
己為何活著。
如果,我活著,是為了終將流逝的塵世事物,我
還會回到灰土,拒絕 天主在我身上所行的一切
,例如 : 若我只為金錢、玩樂、功名利祿生活,
我就是活在灰燼中。
若我對生活做出錯誤的判斷,是因為我沒有得到
足夠的重視、或是我沒有從別人那裡得到我認為
應得到的,則我看到的仍是灰燼。
我們活在世界上,不是為了這些;我們的價值遠
遠超過這些,我們活著是為了更遠大的目標,即
實現 天主的夢想,能夠去愛。
聖灰施放在我們頭上,是為在我們心中燃起愛火
,我們是天上的公民,愛 天主和愛近人是前往
天鄉的護照、也是我們的護照。
我們擁有的世上財物派不上用場,只是會消失的
灰燼,我們在家庭、工作、教會和世界上奉獻的
愛,將使我們得救,且永遠存留。
此外,領受聖灰也提醒我們另一個相反的旅程,
就是從生命走向灰燼的旅程,例如 : 戰爭的摧毀
、家庭不和睦、難以請求原諒和寬恕別人,卻易
於為自己要求空間和權利。
教宗指出,在教會內也是如此,我們存留了多少
灰燼,這些是世俗的灰燼,我們以虛偽的灰燼窒
息了 天主的愛火;耶穌則要求我們規避這些虛
偽與污穢。
教宗解釋道,耶穌不僅要求我們行愛德、祈禱和
禁食,也要求我們在行善時不要矯揉造作、不秉
持兩面手法和虛偽態度(參:瑪六1~6,16~18
)。
教宗指出:有多少次,我們做事只為受到讚許、
挽回形象以及為了自我 ?
我們稱自己是基督徒,心中卻毫無問題地屈服於
那使我們成為奴隸的私慾!
我們説一套,卻做另一套!
因此,我們需要潔淨心靈,清除存留在心中的灰
燼。
聖保祿宗徒的殷切勸勉對我們很有幫助,他說:
『我們如今代基督請求你們:讓自己與
天主和好罷!』(格後五20)
教宗表示,我們會說『你們與 天主和好罷!』
但是,保祿用的是被動式,他說『你們要讓自己
與 天主和好』;這是因為,成聖不是憑著我們
的行為,是藉著恩寵。
我們單靠自己,無法去除那使我們心靈污穢的灰
燼,只有耶穌能夠治癒我們;而且,四旬期正是
治癒的時期。
教宗指出,在朝向基督復活的道路上行走有兩個
過程 :
首先是,從灰燼走向生命、從脆弱的人性走向使
我們痊癒的耶穌的人性。
其次,不再走上從生命回到灰燼的行程,這要求
我們透過告解聖事接受 天主的寬恕;因為,在
這聖事中, 天主的愛火燒盡我們罪行的灰燼。
透過告解聖事, 天主使我們煥然一新,潔淨了
我們的心靈。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要讓自己得到修和,好
能活出蒙受愛和寬恕的子女身分;我們要讓自己
蒙受愛,好能施予愛;我們要讓自己重新站起來
,好能走在朝向基督復活的旅程上;如此一來,
我們才會喜悅地發現, 天主使我們從灰燼中復
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