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金口若望 (St.John Chrysostom)
9月13日
主教、聖師、宣講聖道者的主保
主曆347~407年
聖若望因口才出眾,能言善辯,所以,後人稱他
為「金口」。
其實,聖人傑出的德行和愛主的虔誠更值得我們
欽佩、師法;他的聖德確證他是至聖教會第一流
的司牧。
主曆三四七年,聖人在敘利亞的安提阿誕生;他
母親是一位賢淑的寡婦,熱心敬主。
聖人自幼得名師指導,精擅詞令;聖人度了六年
隱修生活,於主曆三八六年,晉升鐸品,其時,
聖人年約四十歲。
法來文主教年老力衰,常委任聖人襄助處理教務
;聖人發表了廿一篇「論律令」的巨著,從那時
起,聖人的詞令和才學轉入一個新的陣線,成為
東羅馬的一股主要力量。
主曆三九七年,君士坦丁堡總主教納塔呂逝世;
聖人眾望所歸,被公推繼任。
但是,因怕聖人婉辭不就,便請聖人赴郊外朝聖
;半路上,將聖人拉上車,馳往君士坦丁堡。
聖人就任總主教後,將主教署經費削減至最低額
,餘數救濟窮人;接著,他開始整頓當地神職班
,敦勸他們勤修聖德。
聖人以身作則,用善表感化眾人;所以,他的改
革運動得以順利展開,推行無阻。
聖人的講道詞原稿一部份保存至今,為聖教文學
的不朽巨著。
聖人不僅對轄區的教務全力推進,對遠地的傳教
班也非常關注,常派教士往遠地宣揚福音。
聖人一生遭遇的苦難,更令人感動;在講道中,
觸怒厄特克西皇后,皇后懷恨在心,與亞歷山大
總主教德奧非呂密謀,要放逐聖人。
主曆四O三年,德奧非呂總主教召集主教會議,
捏詞誣陷聖人,宣佈將聖人放逐。
聖人用合法程式也召集了一次主教會議,堅持他
嚴正的立場。
德奧非呂將放逐的決議呈報皇后,皇后立即下令
驅逐聖人出境。
這道詔令在君士坦丁堡頓時引起騷動;聖人在講
道壇上當眾宣佈,決為正義奮鬥到底,萬死不辭
;他說道:「我也不畏死亡,因為死亡是有利於
我的收穫;我也不畏流放,因為普天之下莫非「
主土」;我也不畏財產的被沒收,因為金錢原是
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過了一個時期,聖人主動退居比帝米;他一走後
,立即發生強烈地震,皇后大懼,遂請聖人返任
;德奧非呂大感狼狽,深夜,悄然離城。
好景不常,不久,聖人又遭遇新的災難;皇后在
君士坦丁堡大堂門口建了一座銀像,在舉行揭幕
典禮時,堂外百戲雜陳、狂歡作樂,若干娛樂節
目含有迷信的色彩,聖人不甘緘默,就公開直言
指責。
皇后大怒,再度發動驅逐聖人離境;聖人表示,
絕不放棄他的羊群。
聖瞻禮七,信友群集教堂;皇帝派遣軍隊以武力
驅散信友,釀成流血慘劇。
聖人上書,請求教宗聖依諾增爵一世主持公道;
教宗表示,應召集新會議審查此事。
但是,皇帝與皇后竭力阻撓,致會議無法召集;
二個月後,皇帝下令將聖人流放異域,聖人旅途
飽受困苦,七十日後,才抵達目的地。
教宗派代表往君士坦丁堡召集會議;但是,代表
到了君士坦丁堡,立遭拘捕。
聖人的仇黨復唆使皇帝將個人充軍到黑海東岸的
畢雪城;押解聖人的官吏非常殘忍無道,恣意虐
待聖人。
在酷熱的烈日下趕路,年邁龍鍾的聖若望其艱苦
可想而知;雨天淋得如落湯雞一般,仍強迫行走
,不准稍歇片刻;到了高麥納,聖人已病入膏肓
,吏役仍強迫他走了五十六里路。
在巴西利斯古斯小堂投宿;夜間,聖人在朦朧中
似乎見聖人來慰問他說:「兄弟,拿出勇氣來!
明天,我們便要相會了」。
到次日,聖人奄奄一息,求押差稍緩啟程,押差
不肯;但是,走了四里路,發覺聖人已到彌留之
際,才將他送回聖巴西利斯古斯小堂。
聖人領臨終聖體後不久,即離世、升天;他最後
一句話是:「願光榮歸於 天主」。
時維主曆四O七年九月十四日光榮十字架瞻禮。
主曆四三八年,聖人的遺體被迎回君士坦丁堡;
其時,迫害聖人的皇后已死,他的兒子是一位賢
君,他與他的姊妹聖波利亞兩人親自參加了迎親
行列,以示致歉。
聖若望與聖巴西略、聖額我略納齊盎、聖亞納大
削並列為東方教會四大聖史,所遺著作極豐富,
多屬關於聖經的註解,令人百讀不厭。
教宗聖比約十世冊封他為宣講聖道者的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