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金不換 (路十五 1~10)
作者 蔣劍秋神父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祂講道。
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
他們吃飯 」。
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你們中間那個人有一百
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
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 ﹖
待找著了,就喜歡地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
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 因為
,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位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
樂,甚於對那九十九位無須悔改的義人」。
「或者,那位婦女有十個『達瑪』,若遺失了一個『達瑪』
,卻不點上燈,打掃房屋,細心尋找,直到找著呢 ﹖
待找著了,她就請女友及鄰人來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
因為,我失去的那一個『達瑪』又找到了。
我告訴你們:對於一位罪人悔改,在
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
在復活節前夕的禮儀中特別強調,人因罪過,特別蒙受
天主的祝福;甚至,有人稱罪惡為促使聖子降生的幸福因由
,沒有罪惡,聖子便不會降生成人。聖子不降生成人,人便
無法接觸到【人而 天主】的耶穌。
人能接觸耶穌,是因為罪過的緣故。
換言之,人是【因禍得福】。
當然,這絕不是在鼓勵我們去犯罪;卻是要我們知道,罪惡
,同耶穌降生救世的密切關係。
雖然,要嫉惡如仇;但是,從過犯中,也可得到寶貴經驗 :
經一事,長一智。
對於常犯過犯卻能認錯的人,我們要寬大、要諒解、要伸以
援手;不要計較他的過去。
要緊的是,他知道自己錯了、便去改;我們也要幫助他去改
;知過、改過,都是可喜的事。
犯錯,卻不認錯的人,要他改過,比較難;因為,他們不認
為自己做錯了甚麼。
有時,我們也這樣,總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這種人最難
得到 天主的諒解。
越有學問、越有地位、越有修養的人,越不容易承認自己的
過失;他們是一群【自以為是的人】,要求別人改過,多過
於要求自己。
俗語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自己回心
轉意,懸崖勒馬的人,才有價值 ( 當然,他需要別人幫忙 )
人犯罪, 天主固然慈悲為懷;降世救人,這是
天主仁慈。人知過、改過,才是位知上進、有希望成己成人
的人。
人人有錯,人人需要認錯、改錯。
不肯認錯,不肯改錯的人, 天主再仁慈,為他何用 ?
人認錯、改錯,正如聖經上被找回的迷途羔羊,令
天主高興不已。
讓我們能接受他人的幫助,使自己能認錯、改錯;讓我們也
能幫助別人認錯、改錯。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