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禄六世大廳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见活动;在要理
講授中,教宗本笃十六世继续谈【祈祷的学校】这一主题。
上周三的公開接见活动中,教宗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朝圣信友们講解了若望【默
示錄】的前半部份;在这部份中,圣若望宗徒着重谈了在教会生活内的祈祷。
这一次,【默示錄】的作者将注意力转向全世界;的確,按照
天主的計畫,教会在历史中前行,它属於历史。
教宗指出,在【默示錄】中,会眾聆听若望傳達讯息的时候,再次發现了自己
做為【 天主和基督的司祭】,去拓展天国的使命,向人類世界開放自己。
由此,在他们当中出现了建立辯證關係的两种方式:一是【基督的体系】、另
一個是【受邪惡控制的塵世體系】。於是,会眾必须知道深入解读他们所生活
的历史,學習用信德去分辨善惡,以行动为拓展 天主的国出力。
教宗指出,解读、分辨和行动,这些作为都与祈祷密切關聯。
教宗解释说,在【默示錄】的前半部份,基督足有七次提出:『有耳朵的,应
听圣神向各教会说的话』。会众应邀上到高天,用 天主的眼光看待现实。
我们在後半部份却看到三個象徵,它们是解读人類历史的生活行动指南。
这三個象徵是: 天主的宝座、羔羊和書卷。
教宗说,若望并没有描述坐在宝座上的人物,因为,祂超出人類的各种描述;
若望只提到,站在祂面前所感受的美善和欣喜。
这位神秘的人物是 天主,这位全能的 天主并没有将自己關闭在天国裏;而
是走近人,与人缔结盟约。 天主以神秘,但真实的方式讓历史中的人類感觉
到祂的存在,祂的声音以闪电和雷霆为象徵。
【默示錄】中也提到,在 天主的宝座周圍出现的各种形象,如二十四位长老
和四個活物,他们日夜不停地讚頌人類历史唯一的主。
第二個象徵是書卷, 天主对人類和人類事件的計畫就写在上面。
書卷用七個印密封着,没有一個人当得起展開、阅读它。面对人類無法探索
天主的計畫的情景,若望極度悲伤,乃至大哭起来。
不过,对人類在历史奥迹面前的迷惘,却有一個補救方法;换句话说,有一個
人当得起展開書卷、阅读它。
这便引入第三個象徵:在十字架上,被宰殺的羔羊;但是,这隻羔羊站立着,
表示祂已经復活。
教宗清楚指出,正是死而復活的基督羔羊逐個開啟七個印,揭示
天主的計畫,人類历史最深刻的意义。
最後,教宗從【默示錄】的祈祷谈到我们的祈祷;他说,【默示錄】儘管贯穿
着许多異象和象徵,却将我们带入非常富饒的祈祷中;因此,我们也要聆听、
讚頌、感谢、瞻仰 上主,向祂请求宽恕。
【默示錄】中,会众团体隆重的礼仪祈祷结構,强烈唤醒我们重新發现感恩祭
具有的卓越和转换功能。我特别願意强烈邀请大家信守主日弥撒,讓主日成为
一周的真正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