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規勸你的兄弟、姊妹

 

則卅三     7~9;羅十三     8~10;瑪十八     15~20

 

                                                                                甲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小德蘭福傳之友」指導神師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

 

我們都知道,天下有一大難事,就是指正别人

的過錯;尤其,當這人的「社會地位」比我們

高時。

所謂忠言逆耳、忠臣命苦,中國歷史上這一類

的故事真是汗牛充棟;能謙虛受教、聽從忠言

的人好像不多。

有人說,能認錯的人是一位偉人;但是,這樣

的偉人實在不多。

在舊約中,納堂先知所指正的人是達味王,他

著犯了罪的達味王說:「這位該死的人就是

你!」(參撒下十二章)

好在納堂先知命好,碰到的達味王是一位能夠

謙虛自省、敬畏        天主的偉人。

但是,在新約中,若翰先知的命運就不同了,

他指正犯了罪的黑落德王,因此換來腦袋搬家

(瑪十四     1~12)。

納堂和若翰不單是出於責任去指出他人的過錯

(讀經一),更是出於愛;他們不願意達味或

黑落德因罪而遭天罰,喪失永恆的生命。

所以,真誠指正他人的人是極富責任感、極有

愛心的人;「我們對人除了愛以外,沒有任何

虧欠」(參讀經二)。

相反的,沒有責任感、沒有愛心的人是不會講

逆耳忠言的話的;他們會說:「算了吧,你死

,是你的事,我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任何有責任、有愛心的父母最懂得這一點:為

了孩子的好處,就算子女不諒解,也要規勸他

們;有那位父母看到子女往火坑裡跳,不拚命

拉著他們不放?

不懂父母的愛、也不認識真理的子女可能非但

不感謝父母,還會怨恨父母!

但是,父母在所不惜;這就是親生父母和假父

母的分别、真朋友和假朋友的分别!

假朋友會說你喜歡聽的話;但是,真朋友會說

你應該聽的話。

該說的真理不說,奉承的話卻說一大堆,正是

造成今日社會真假混淆、是非不分的亂象之因

;到頭來,大家都要吃苦果。

其實,很多人需要教導,尤其是小孩子;不少

心理學家說,當小孩子被父母姑息溺愛,沒

得到父母的督導、勸戒、甚至紀律處罰的時候

,內心深處不僅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反而造

成更深的傷害和怨恨;這是我們做父母和老師

或任何有督導責任的人該反省的。

教會也是我們的父母,教會訓導當局是主耶穌

所建立的,為了督導我們在信仰和道德上符合

主耶穌的啟示與教導,使我們在往天國的路上

安穩前進。

主耶穌對教會教導的可靠性有特别的保證:「

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

不能戰勝她」(瑪十六18);「我同你們天天

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20);「

你們要往普天下去,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

的一切」(參瑪廿八19);「你們領受聖神

吧!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

誰的,就給誰存留」(若二十23);「你(伯

多祿)餵養我的羊群」(若廿一17);「我已

為你(伯多祿)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致喪

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廿

32)   ⋯⋯所以,教會訓導當局擁有基督特

别的神恩及聖神的帶領,在信仰和道德的重要

問題上不會誤導信眾走錯路,教會是最後的仲

裁者(福音)。

就如父母的正確教導可能無法讓所有子女都能

完全明白和接受,甚至,還對父母產生怨恨;

會的正確教導也是如此。

但是,正如負責任的父母一樣,教會也絕不會

只講我們喜歡聽的話、卻不講我們需要聽的教

導;教會也像父母一樣,期待她的子女有朝一

日認識真理。

然而,那些一再抗拒教會教導的人,實際上,

已經把自己當做「外教人或稅務員」(福音)

,把自己與教會隔絕。

教會對這些人「開除教籍」等的行動(例如,

保祿宗徒把一位亂倫的基督徒從團體中除去,

見格前五1~2),其目的一方面是讓其他的「

麵團」不被有毒的「酵母」影響,另一方面是

讓被開除教籍的人認清錯誤而有所改正。

即使對這樣的人,我們也不放棄希望;相反的

,今天,在福音裡,主耶穌要祂的教會因祂的

名聚在一起,多做團體祈禱,希望最後所有

天主的羊沒有一隻失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