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上午,主持例行的周三接见群众活动,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要理講授中
继续谈關於【祈祷的学校】这一主题;这一次,他以新约圣经最後一部著作
【默示錄】为主题,默想祈祷生活。
你可以是世界上最孤独、最憂傷的人;要是祈祷,你就会在黑暗时刻得到安慰
,学会爱 天主并感觉到基督的友谊。因此,在改变生命的爱的不断交流中,
人非祈祷不可;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從【默示錄】的章節中歸納出的意会。
教宗深入探讨圣若望宗徒这本著作的結構,把它的前半部份概括为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谈的是,处在祈祷中的会眾,教宗指这個会眾在聆听向他们说话的
天主。他说,我们的祈祷,首先,必须是聆听向我们说话的 天主。
我们被许多话语淹没,不習惯聆听、更不会從身心内外静下来,留意
天主要向我们说的话。默示錄章節教导我们,我们的祈祷,除了经常做出的请
求外,首先必须是对 天主的讚美,讚美祂的爱、祂赐予带给我们力量、希望
和救恩的耶稣基督。
这個被基督的爱所捕捉的会眾应邀将基督迎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一向
天主做出【肯定】的承诺, 天主就会讓他看到自己是历史的起始与终结,以
祂的大爱在过去和将来,乃至终结的人類事件中運作。
教宗继续说,持续的祈祷唤醒我们对 天主在我们生命及历史上临在的意识,
祂的临在支持我们、引领我们,即使在人類事件的黑暗中也赐予我们極大希望
。此外,每次祈祷,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候,绝不会是孤立、無效果的;祈祷为
滋养愈加投入和言行一致的基督信仰生活,是生命力。
在第二個階段,基督更加走近会眾,讓信徒团体看到祂,向他们说话并行动。
作者於是叙述了圣神讓若望看到的異像,这是一個漫长、强有力的默观时刻,
光和火的标记占据整個畫面。
教宗说,这是 天主的爱、祂的永恒、祂戰勝邪恶的强烈象徵。若望乃至跌倒
在祂脚前,有如死人,而後,经历了復活的绝妙经验。
教宗说,在 天主面前跌倒,有如死人,是件美好的事;祂是生命的朋友,将
手按在他的頭上。我们也将如此,因为,我们是耶稣的朋友。再说,復活的
天主的啟示并不令人害怕,它是与一位朋友的相会。
在第三個階段,作者向会眾提到耶稣親自口述的讯息;这個讯息是写给小亞細
亞七個教会的。教宗说,它也是写给各個时代的教会的;他这样解释说,眾教
会必须洗耳、聆听 上主的话,向圣神敞開心门,如同耶稣再三叮嘱的:『有
耳朵的,应听圣神向各教会说的话』。会眾聆听这一讯息,便会受激勵,悔改
、皈依、在爱中恒心向上、为信仰旅程定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