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九日、四旬期第五主日,上午,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
;教宗為當前磨難時刻的所有受苦者祈禱。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指出,耶穌也曾哭泣
;今天,有很多人在痛哭,讓我們祈求恩
寵來與他們同悲共泣,如同主耶穌做的那
樣。
願今天為我們大家是個流淚的主日。
教宗說,我想到許多哭泣的人:離群索居
的人、隔離防疫的人、孤獨的長者、住院
的人、接受治療的人及沒有薪水、難以餵
養孩子的父母親;許多人在哭泣,我們也
發自內心流淚、陪伴著他們。
與 上主一起為祂的全體子民同悲共泣,
這對我們沒有壞處。
當天的福音若十一 1~45也講述了耶穌的
哭泣:耶穌的朋友拉匝祿過世後,耶穌與
亡者親友一同哭泣;然後,使拉匝祿復活。
在講道中,教宗解釋道:「耶穌也有朋友
,祂愛世人;但是,祂與朋友的關係獨特
,就像我們跟朋友的關係一樣,多一點兒
關愛、多一份信任。
耶穌經常拜訪拉匝祿、瑪爾大和瑪利亞這
家兄弟、姊妹;耶穌為祂朋友的病逝感到
悲痛。
祂來到墳墓前,『心神感傷,難過起來』
,問道:『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裏?』
然後,耶穌哭了。
耶穌這位真人、真 天主落下眼淚,祂發
自內心地哭、懷著愛在哭,祂與身邊的人
同悲共泣」。
這是耶穌的眼淚;祂不僅在這個場合哭泣
,祂也曾為耶路撒冷哀哭(參閱:路十九
41)、在橄欖園裡流淚(參閱:路廿二43
~44);然而,『耶穌始終為愛而哭』。
「耶穌心神感傷,難過起來」(若十一33)
;教宗說:「在福音中,我們常看到耶穌
的這份情感,《聖經》多次寫道:『祂看
見人群,遂動了憐憫的心』;耶穌不可能
看見人群卻不心生憐憫。
祂的眼睛與心靈相連,祂以眼觀看、以心
靈注視,並能哭泣」。
此時此刻,面對飽受折磨的世界及許多體
嚐疫情苦果的人,教宗自問:「我是否能
哭泣?是否能像耶穌以前和現在做的一樣
?我的心是否相似於耶穌的心?
或者,我心硬如石,縱使能言善道、樂善
好施,卻難以投入心神,無法哭泣;若是
如此,我就要祈求 上主賜予這份恩寵說
:『 上主,在這苦難的時刻,願我能與
禰、並與禰的子民同悲共泣』。」
最後,教宗總結道:「今天,有許多人在
哭;我們從這個祭台、從耶穌的這份獻祭
懇求哭泣的恩寵;耶穌從不以哭泣為恥。
但願今天為我們大家是個流淚的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