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的苦難 (聖周五 主受難)
依五十二 13至五十三 12;希四 14~16,希五 7~9;
若十八 1 至十九 42
今天是聖周五,一個既黑暗又光明的日子,整個教會都在
紀念耶穌的苦難、聖死和安葬;教會禮儀提供給我們很多
聖經上美好的章節做為很多小時默想的材料。
第一篇讀經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是歌詠 上主受苦僕人
的詩歌,一篇極為美好的預言。
第二篇讀經取自新約希伯來書,叫我們記住,基督以大聲
哀嚎和眼淚向 天主獻上了祈禱和懇求。
福音則敘述若望所記載的我們的主耶穌的苦難,這是一篇
光榮和讚美的記述;的確,第四部福音所記載的耶穌苦難
,不是悲哀的敘述,是彰顯耶穌愛到底的光榮的記載。
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實在令人感動,這是整部舊約聖經中
獨一無二的一篇文字,內容談到一個人為了眾人的罪受苦
;這個人忍受了可怕的痛苦,遭到無以復加的侮辱。
文中這麼說:『祂沒有俊美、也沒有華麗可使我們瞻仰;
祂沒有儀容,可使我們戀慕;祂受盡了侮辱,被人遺棄,
好像一位人們掩面不顧的人』。
接著,又提到這個人為了我們的罪接受痛苦說:『祂被刺
透,是因了我們的悖逆;祂被打傷,是因了我們的罪惡』
;就這樣,祂為我們掙得了救恩:『因祂受了懲罰,我們
便得了安全;因祂受了創傷,我們便得了痊癒』。
這個人為了我們的罪受苦,當我們看到耶穌在蒙難中受苦
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祂是為了我們的罪受苦的。
那些都是產生豐碩果實的痛苦,就如依撒意亞先知書所說
的:『當祂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做了贖過祭時,祂要看見祂
的後輩延年益壽;祂受盡了痛苦之後,祂要看見光明』。
這篇預言一開始便預告了這個人將受到不同凡響的光榮;
上主這樣說:『我的僕人必要成功、必要受尊榮、必要被
舉揚,且極受崇奉』。
經由苦難,耶穌正走向巴斯卦的光明。
希伯來書那段話叫我們瞭解耶穌的苦難乃是犧牲的祭獻,
這個祭獻不是禮節儀式上的;因為,祂不在聖所舉行,是
發生在城外的死刑。可是,它卻是所有祭獻中最完美的。
基督身處在極度的憂苦中,祂在祈禱中和完全順從
天父的聖意中接受這個憂苦,就如希伯來書所說的:『祂
雖然是 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服從,且在達到
完成之後,為一切服從祂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
若望福音所記載的苦難史,是一篇光榮的苦難史,以耶穌
在最後晚餐結束時所做的祈禱,也就是所謂的大司祭的祈
禱做引言(參見若十七章)。
當時,耶穌向 天父祈禱說:『 父啊!時辰來到了;求
禰光榮禰的子,好叫子也光榮禰』(若十七 1)。
耶穌大膽地要求受到光榮;但是,祂也很清楚這樣的光榮
是經由受難而來的。
聖若望告訴我們,耶穌從受難一開始就受到光榮,在祂受
難的每一幕中都有受光榮的一面;受難的每一幕本身看來
是受盡屈辱的,其實,是出人意外地受到光榮。
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裏,那些人卻來拘捕祂,這是侮辱人
的一幕;因為,耶穌被視為歹徒。
然而,耶穌卻趨前問那前來緝捕祂的人說:你們找誰?
他們回答說:找納匝肋的耶穌。
耶穌說:我就是!
耶穌說的這幾句話,給祂產生光榮的效用;因為,祂一說
『我就是』,那些人便退卻、嚇倒在地。
在受難之初,耶穌便以凱旋者的姿態出現,這充分顯示了
祂受難的意義。
耶穌又使拘捕祂的人實現祂自己所說的話,祂向他們說:
「我已經給你們說了『我就是』;你們既然找我,就讓這
些人走吧!」
就這樣,耶穌完成了祂先前在大司祭的祈禱中所說的話:
『禰所賜給我的人,我一個也沒有失落』(若十七12)。
當耶穌被大司祭審問時,祂以極崇高的尊嚴回答說:『我
向來公開地向世人講話,……在暗地裏,我從未說過什麼
;你為什麼問我?你問那些聽過我的人我給他們講了什麼
?』
後來,耶穌被一位差役打了耳光,這對祂是個大侮辱。
耶穌卻滿懷尊嚴地回應說:『我若說得不對,你指正那裏
不對;我若說得對,你為什麼打我?』
耶穌在大司祭庭院裏受審訊之後,被解送到羅馬總督府比
拉多總督面前。
在這裏,比拉多進進出出共七次,他和猶太人講話,也和
耶穌講話,始終找不出耶穌有罪;比拉多清楚地說:『在
祂身上我找不到任何罪狀來』。
從另一方面看,比拉多的審問提供給耶穌表明自己的君王
尊嚴的機會;比拉多曾問祂說:『那麼禰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
就這樣,耶穌受到了光榮。
耶穌接著又說:『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
為給真理做證』;耶穌解釋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卻比
世上人類的任何國度更重要。
比拉多又把耶穌領到外面,向群眾說:『我在祂身上查不
出什麼罪狀』;這是對耶穌清白、無罪的聲明。
比拉多指著耶穌向群眾說:『看,這個人!』
耶穌頭戴著茨冠、身上披著紅袍,威嚴無比,士兵們向祂
歡呼致敬說:『猶太人的君王萬歲!』
後來,耶穌的君王威嚴又多次受到肯定;不過,目前,比
拉多只稱祂是個人而已。
耶穌是位理想的人、是位完人,在祂的苦難中,祂成了再
完美不過的人;祂愛人,愛到底、愛到極限。
若望福音說:『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
到底』(若十三 1)。
耶穌自己也肯定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舍掉生命,再也
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十五13)。
耶穌受審問結束前,又出現了祂的尊嚴的另一面;猶太人
說:『我們有法律,按照法律,祂應該死;因為,祂自充
為 天主子』。
這些話讓比拉多吃了一驚;原來,耶穌還具有
天主子的尊嚴。
猶太人把耶穌帶到一個名叫【哥耳哥達】的地方後,便把
祂和兩位歹徒都釘在十字架上;聖史若望寫說:『他們就
把祂釘在十字架上;同祂一起另有兩個人,一位在這邊、
一位在那邊,耶穌在中間』。
這一幕又彰顯了耶穌的光榮;因為,祂在中間,居榮譽的
位置。
此外,還有用希伯來、拉丁和希臘三種語言寫的『耶穌是
君王』的字:『納匝肋人的耶穌、猶太人的君王』,讓每
個人都可以讀,也可以瞭解。
大司祭們反對這些字,並且設法取掉; 但是,比拉多拒絕
他們的要求說:『我寫了,就寫了』。
就這樣,耶穌的光榮再次被肯定、受到強調。
接著,耶穌又顯示祂內在親情的力量,當祂看到自己母親
和愛徒的時候,便確立瑪利亞的命運說:『女人,看,妳
的兒子!』
因著耶穌這句話,瑪利亞成了門徒的母親,也就是每一位
門徒的母親。
耶穌隨即又對祂的愛徒說:『看,你的母親!』
這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給祂的徒弟們的一個美好至極
的恩典。
最後,耶穌終於可以說:『一切都完成了!』
這也就是說,耶穌走到了愛的盡頭極致後,聖經上所說的
如今都完全應驗了,這便是耶穌的光榮、愛的光榮、承行
天父旨意的光榮、拯救人類的光榮。
耶穌死後,祂的受光榮也以祂的肋膀被刺透這個別具意義
的方式顯示出來。
按照當時的習慣,士兵們要把被釘十字架的人的雙腿打斷
,這是使人的身體變形走樣的行為,使人不再有人樣。
可是,這個行動卻對耶穌免除了,他們不給耶穌打斷雙腿
;卻有一位士兵用長槍刺透祂的肋膀,血和水便從耶穌的
肋膀流出。
聖史若望很強調這個事實,他寫說:『那看見這事的人就
做證,他的見證是真實的,他知道他所說的是真實的』。
事實上,這件不尋常的事顯示了耶穌苦難將會產生的豐碩
果實 ,我們可以說, 天主聖父藉著這件事,在祂的聖子
受難結束之前,最後一次光榮了聖子。
的確,從耶穌肋膀所流出的血顯示,耶穌獻出自己的性命
之舉確實能夠通傳生命;在聖體聖事中,耶穌的聖血把祂
神性的生命通傳給我們。
至於從耶穌肋膀所流出的水,象徵聖神的恩典;耶穌曾說
:『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吧!凡信我的人,從他心中要
流出活水的江河』(若七37~38)。
聖史若望這樣解釋說:『耶穌說這話,是指那信仰祂的人
將要領受的聖神;聖神還沒有賜下,因為耶穌還沒有受到
光榮』(若七39)。
耶穌的苦難為我們掙得了聖神的恩典,聖若望並沒有等到
五旬節才講論這個恩典,他知道,這個恩典乃來自耶穌的
苦難和聖死。
使人潔淨的聖神、賦給人生命的聖神、聖化人的聖神,這
全都來自耶穌為我們所受的苦難。
最後,耶穌的被埋葬,也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慷慨大方之舉
給祂的榮譽;聖若望提到尼苛德摩帶著沒藥和沉香調和的
香料約一百斤,這是一個極大的數量啊!
他們領取耶穌的遺體後,用香料和殮布把祂裹好,把遺體
安葬在一座沒有安葬過人的新墳墓裏,這是對耶穌最後的
一個致敬。
在結束敘述耶穌受難之際,我們可以看出聖史提供給我們
的信德的看法:這是一個感人的看法,因為,耶穌的光榮
特別表現在祂經由受苦和被侮辱而達到極致的愛上。
另有一種非常有益的看法,那就是,耶穌所受的苦難始終
是在 天主聖意的引導下完成的,沒有任何一個細小的事
件不具有意義。
天主的聖意安排耶穌經由苦難受到光榮;誰知道分辨耶穌
受難種種事蹟的意義,就會瞭解個中的道理。
耶穌的受光榮,在祂後來的復活、升天及五旬節聖神降臨
的這些事蹟中更彰顯出來;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耶穌的
受難而來的。
為此,我們大可以欣喜又感恩地說:耶穌的苦難,在使祂
獲享光榮。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