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教宗府講道神師第三場默想:
自戀,也是一種偶像崇拜
三月二十九日,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聖堂,教宗府講道
神師坎塔拉梅薩山神父為教宗方濟各和聖座各部會首長
帶領了今年四旬期第三場默想,主題為 : 「偶像崇拜,
永生 天主的對立面」。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表示,『人生中,真正的壯舉,乃是
我們的皈依』,根除各種形式的偶像崇拜。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指出,需要「猛然搖醒良心」,承認
「對抗偶像崇拜的戰役並未隨著歷史上異教信仰的結束
便終止」,仍「一直在持續當中」。
「這些偶像雖然已經改名換姓」;但是,它們始終存在。
聖保祿宗徒對偶像崇拜做了精闢、透徹的分析,闡述在
基督降生以前,以及在不認識基督的地方的人類處境。
換句話說,這位宗徒辨認出「救恩的進程從何處展開」
;「它並非從零開始,是從負數,也就是從罪過開始」。
當時的世界被一分為二,歸類為「希臘人和猶太人」,
意即「異教徒和信徒」;聖保祿指明,「根本的罪過在
於不敬和不義」(參閱:羅一18)。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說:聖保祿宗徒立即解釋道,『不敬
』體現於拒絕『光榮』或『感謝』 天主;也就是說,
拒絕承認 天主是主,沒有給祂應有的敬禮。
我們可以說,『不敬』體現在『忽視』 天主;但是,
這個忽視並不是指『不知道 天主的存在』,而是指『
在行為處事上假裝 天主不存在』。
聖保祿宗徒親身經歷了如此衝擊,從法利塞人變成基督
徒;因此,他能信心十足地發言,為信友指示一條擺脫
法利塞主義的道路。
他揭開了某些虔誠的人常有的奇怪幻想:他們自認為能
躲開 天主的憤怒,只因為他們明確曉得善惡之分、認
識法律;有時,將法律運用在他人身上,但是輪到他們
自己時,卻又自以為享有特權,與 天主站在一起,或
者『美善、寬仁』的 天主無論如何都會對他們格外開
恩。
教宗府講道神師表明,「聽了聖保祿這一席話,一個人
要麼改過向善,要麼心腸變硬,變本加厲地不知悔改」。
虔誠的人心中也會暗藏偶像崇拜:愛慕自己手中的工作
成果、將受造物放在造物主的位置。這裡指的受造物,
包括:親手建立的家庭或堂區以及親生的兒女。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說:在每個偶像崇拜的背後,都存在
著自我陶醉、自我崇拜、自戀、自我中心。
我們只要學著聆聽自己說的話,就會發現我們偶像的名
字,誠如耶穌所言,『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瑪十二34)。
我們將覺察到,我們有多少句子是用『我』這個字開頭
的;其結果,向來是「不敬」,也就是不光榮
天主,只求自己的榮耀。
在個人悔改的旅途中,教宗府講道神師指出,「最徹底
的悔改是重新轉向 天主」。
我若是完全投奔 天主,以對抗『自我』,我就會成為
天主的盟友。
我們兩者一起對抗同一個敵人,穩操勝券;我們的自我
有如離開水的魚,即使還會蹦跳、掙紮片刻,卻註定死
亡。
但是,這並非真正的死亡,是新生;正如耶穌說的:「
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誰若為我的緣
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十六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