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擺脫罪性的束縛,做自由的光明之子
瑪七 7~12
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
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
;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
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
或者,你們中間有那個人,兒子向他求餅,
反而給他石頭呢?
或者求魚,反而給他蛇呢?
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的東西給你們
的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之 父,豈不更將
好的賜予求衪的人?
所以,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
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
聖言反省
不論是耶穌教導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
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別人」,還是孔子
宣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從不
同的角度提醒我們要有同理心,待人接物要
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則。
古今中外,沒有人會質疑或反對這兩句金玉
良言;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人,包
括基督徒在內,做出恰好與之相反的行為;
究其原委,不外是人們被自私自利的惡性所
左右,以致無法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今天,耶穌向我們保證, 天父更會把「好
東西」賜予我們;在所有的「好東西」中,
還有什麼比擺脫罪性的束縛,做一位自由的
光明之子更好呢?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
社供稿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