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日上午,在宗座大樓救贖之母堂,教宗府講道神師
坎塔拉梅薩山(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帶領教宗方濟
各和聖座各部會首長做默想;他強調,在教會內沒有不走
出去的使命;第一個應當跨越的門,不是祭衣室的門,是
自我的門。然而,若沒有祈禱,走出去也枉然。
如果,我們對自己所宣講的福音缺乏熱情,我們的話怎能
令人信服?
如果,我們對耶穌沒有懷著無盡的愛,怎能履行祂所託付
的使命?
在四旬期第三場默想中,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談到福傳以及
聖神在福傳使命中的重要作用;他引用傳媒學家馬素˙麥
克魯漢( Marshall McLuhan )的名言【媒介即是訊息】,
指出傳遞語言的原始和自然媒介是氣息。
但是,在福傳的層面上,【氣息】一詞的特殊意義,遠遠
超過了聲音傳播的自然法則。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說:【氣息】,是一切宣講、一切福傳
的基本法,人的訊息通過說話、無線電廣播、印刷、網路
等傳播; 天主的訊息由於它的神性,通過聖神傳播。
聖神是真實、重要的傳播媒介,少了祂,人將無法領悟其
中的意思,只能觸及凡俗的外表。
天主聖言就是 神、就是生命(若六63),只有在聖神內
,我們才能傳播或領悟聖言。
宣講基督可能出於多種理由,例如 : 為勸人改教、或者為
使一個剛剛成立的教會【合法化】。然而,傳教士應始終
牢記自己牧職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愛人,更要愛耶穌。
因為,我們若非出於愛,怎能宣講愛的福音?
那推動我們履行使命的應該是基督的愛;耶穌曾對伯多祿
說:『你愛我嗎?你餵養我的羔羊吧』(參閱:若廿一15
)。
我們要愛耶穌;因為,只有深愛耶穌的人,才能夠以堅定
信念宣講耶穌。
人們熱衷於什麽,才能激昂慷慨地談論什麽。
然後,這位嘉布遣會士指出,亞巴郎是福傳人士的榜樣;
天主對亞巴郎說:『離開你的故鄉,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
』(創十二 1);他遂照 上主的吩咐起了身。
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說:走出去,是一切使命和派遣的前提
條件;我們常說,教會是一個走出去的教會,可是,我們
必需意識到,第一個應當跨越的門,不是教會的門、團體
的門、機構的門、祭衣室的門,是自我的門。
教宗方濟各有一次對它做了清楚解釋:走出去,意味著,
首先要離開中心,把中心位置留給 天主。
最後,坎塔拉梅薩山神父談到福傳牧職中不可或缺的祈禱
;他解釋說,或許,我們是熱情洋溢的傳教士,如果,我
們不與 天主接觸,很可能將轉向失敗。
活動越繁忙,祈禱就應越勤奮;有人可能會提出異議:當
家裡著火時,怎能不奔跑,怎能靜下來祈禱?
這話說得也沒錯;但是,你們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一隊消防人員接到報警後,便呼嘯著衝向火災現場;但是
,他們到了那地方後,卻發現水箱裡連一滴水都沒有。
我們若東奔西跑地宣講,卻不祈禱,不就和他們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