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的啟示
耶三十一 7~9;希五 1~6;谷十 46~52
默想:
馬爾谷甚重視做耶穌門徒的條件,過去幾周的讀經都
講論這課題;這個星期的讀經記載了耶穌治好耶里哥
城一位瞎眼乞丐的事蹟,藉著耶穌最後的一個奇蹟、
巴爾提買復明之事,馬爾谷引導我們再去反省,做為
基督門徒應具備的條件:
一、我必須渴望與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
瞎子知道,耶穌離他不遠,便喊叫說:「耶穌,達味
之子,可憐我罷!」
他直稱耶穌的名字;在猶太的風俗裏,只有親密朋友
才會直呼其名。凡將耶穌當做朋友,呼喚祂名字的,
耶穌都不會使他失望;十字架上的右盜曾呼喚耶穌的
名,便得到進樂園的許諾。
瞎子這句話,也成為神修中「耶穌禱文」的來源,即
在祈禱中不斷呼求耶穌的名字。
我們有沒有視耶穌為親密的朋友、一位人生旅途上的
夥伴,極願呼喚祂的名字?
二、我必須認識耶穌的身分
巴爾提買稱耶穌為達味之子,這是猶太人對默西亞的
尊稱。
第 一位明認耶穌身分的人是伯多祿,那時,耶穌禁止
他張揚;巴爾提買則是第二位,這次,耶穌沒有責斥
他, 因為,祂已接近耶路撒冷,是揭開默西亞面紗的
時候。
今天,做為基督徒的我,又是否認識耶穌的身分?
祂僅僅是二千年前一位出色的人物,像孔子一樣,有
門徒卻無著作嗎?
祂光是留下一套做人的原則嗎?
我有沒有像瞎子一樣承認祂是默西亞、是世界的救主
、是我個人的救主?
三、 我必須有捨棄之心
耶穌聽到瞎子不斷地叫喊聲,終於站住說:「叫他過
來!」
聽到耶穌叫他,瞎子就拋掉外衣, 跳起來,走到耶穌
面前。
馬爾谷藉這些行動想帶出一些象徵性意義:外衣,是
禦寒的必需品;但是,為要接近耶穌,他連必需品也
拋掉。
我們須知道,盲人丟了東西,不容易撿回來;可是,
他仍在所不惜。
此外,盲人一 般都不會隨便蹦跳;因為,會容易摔倒
;然而,當耶穌叫他過去,他馬上就跳起來, 那是何
等爽快,好像將一切希望都放在耶穌手裡,無怪乎,
耶穌說:「你的信德救了你」。
今天,我們做為門徒,也需要一份捨棄的精神,特別
是捨棄一些與基督徒身分不相容的東西;我不能又要
耶穌,又找風水先 生;家裡掛十字架,又掛八卦!
四、 我必須認識自己的貧乏
當耶穌問:「你要我為你做甚麼? 」
瞎子很清楚地說:「讓我看見」。
要成為門徒,人必須對耶穌有一份渴求,即認識自己
的不足,需要祂的援手。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一切都妥當,無須向耶穌求甚
麼;那麼,耶穌就成為可有可無的了。
瞎子知道他自己的不足,雖然,許多人禁止他做聲,
他仍繼續地呼叫,直到耶穌站住。
這也是馬爾谷要諷刺的一 點:無眼睛的人看到自己的
不足,有眼睛的人反而看不到自己的可憐;有眼睛的
人看到耶穌的奇蹟,仍不信祂,瞎眼的未能看到甚麼
,反而能認出耶穌的身分,向祂祈求光明。
今天,倘若,耶穌問:「你要我為你做甚麼?」
如果,我能答:「讓我感受到需要祢」,這會是個好
答案,耶穌 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五、 我必須背十字架
馬爾谷記載,巴爾提買復明之後就跟著耶穌去了。
去那裡?
進耶路撒冷。
在猶太當權者的大本營,做耶穌的門徒是不好過的,
猶達斯也恐慌到要脫離耶穌的團體;馬爾谷留下這位
瞎子的名字,一般相信,是因為巴爾提買後來是初期
教會的熱心份子,不少人認識他,可見,他日後仍然
樂於揹負十字架。
曾有慕道者問:為甚麼基督信仰要求信徒受苦;那麼
消極?
我回答說:愛,就有十字架,真正的愛不能沒有犧牲
和捨棄,誰會說愛是消極呢?
基督徒無須到處找十字架來揹,過愛的生活, 就是天
天揹著十字架跟隨耶穌。
馬爾谷往往對門徒有諸多批評,唯有對耶里哥的瞎子
讚賞不已;因為,他是馬爾谷筆下最理想的門徒。
讓我們把握瞎子的啟示:耶穌願意門徒與祂建立親密
的關係、成為祂的朋友、認識祂的身分;同時,知道
自己的不足、需要耶穌的援助、捨棄一切與自己身分
不相符的東西,並揹起愛的十字架,跟在耶穌後面。
如果,我們未能做到,馬爾谷認為我們連瞎子都不如
了。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為什麼耶里哥的瞎子是馬爾谷筆下最理想的門徒?
你能從他的身上找出那些優點來成為你效法的典範?
你承認耶穌是你的救主、是世界的救主嗎?
那麼,為什麼耶穌要對巴爾提買說:「你的信德救了
你」?
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生命歷程:你是否認識自己的
貧乏?
你是否一直對耶穌充滿著渴望?
耶穌曾經讓你失望嗎?
你曾否在揹十字架跟隨耶穌的道路中,發現自己生活
充滿了基督的愛?
信友禱文:
請為所有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祈禱
親愛的 天主,求禰幫助我們願意更深入地認識禰,
並求禰使我們的愛德與信德日益增長,成為忠心跟隨
耶穌的使徒。
請為失明者祈禱
不少人因先天疾病或後天意外失明,他們生活在黑暗
中;但是,仍有人打開心扉,勇敢、樂觀。
祈求失明者能得到耶穌的愛,以心靈的雙眼看待自己
的生命和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