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機會跟隨耶穌 !
(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耶三十一 7~9;希五 1~6;谷十 46~52
這個主日的福音給我們介紹了一個耶里哥的瞎子的故事
、這是一個祈禱的故事、信仰的故事和準備好追隨耶穌
的故事。
福音作者介紹給我們『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瞎子,
他坐在路旁求乞;這是一個受難的、一個沒有能力、需
要完全依賴他人的可憐人,這是一位不幸的人。
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他就喊叫:『達味之子,可憐
我吧!』
巴爾提買知道耶穌是達味之子;也就是說,他相信耶穌
是默西亞。
人們斥責他、讓他住嘴,不要打擾耶穌;可是,這一位
瞎子喊叫得更加厲害了。
這種情形使他成為我們虔誠祈禱的榜樣,要堅持不斷地
祈禱,越是有困難,越執著。
瞎子喊叫:『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他有理由這樣叫;因為,耶穌是充滿慈悲的默西亞。
因此,巴爾提買的請求完全符合耶穌的本性、符合祂的
同情。
第二篇讀經是講給我們大司祭、有能力同情無知和迷途
的人。
福音中的瞎子,代表所有無知和迷途的人;因為,處在
黑暗中,看不到光明。但是,我們可以依靠耶穌的同情
,這樣,我們就可以走上得救之路。
第一篇讀經提醒我們: 上主救了自己的百姓、以色列
遺民。
天主自己也肯定:『看,我由北地引他們歸來、從大地
的盡頭召集他們,其中有瞎子、瘸子、有懷孕的和正在
生產的 』。
在舊約中, 天主總是隨時傾聽祂百姓的祈禱,甚至,
負罪的、應該受懲罰的百姓。
天主非常同情他們,在流放的懲罰後,祂引導他們回歸
故國。
天主確定說:『他們含淚前行,我卻撫慰引導;我引導
他們踏上不會跌倒的坦途,來到溪流旁;因為,我是以
色列的 慈父,厄弗辣因是我的長子』。
在這種許諾幫助和安慰中顯示了 天主對於祂的百姓的
無限慈愛。
福音中講到的瞎子,他有理由對耶穌如此滿懷信心。
事實上,耶穌給我們所有的人帶來了 天主的愛、
天主的慈悲以及 天主一切所作所為的效果。
天主的同情,在舊約裏,主要指向更加無能為力的人,
比如 : 瞎子、瘸子、懷孕的女人。
耶穌自己更是完美地將之付諸實踐;在福音中,動詞『
感動、同情』都是描寫耶穌的辭彙。
在這個環境中,耶穌對瞎子表現了完全的同情:祂不是
繼續自己的行程、忽略向祂喊叫的瞎子;是停留下來、
招呼這個人來自己這裏。
人們都斥責瞎子、讓他住嘴;耶穌卻停留下來、對人們
說:『叫他過來!』
這時,圍著祂的人們也停留下來、招呼瞎子:『放心,
起來;祂叫你呢 ! 』
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
這裏,真正表現了瞎子的信德,他竟然用腳跳了起來,
他的信仰成為我們的榜樣;我們也應該常常激醒我們的
信心,知道在祈禱中堅持:一旦,主給我們信號,我們
就要立刻跳起來、跑到祂那裏去。
耶穌問這位瞎子 : 『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瞎子立刻說 : 『師傅!叫我看見』。
他的請求非常明確、非常強烈;耶穌就對他說:『去吧
,你的信德救了你』。
在這裏,耶穌非常強調救贖的條件:信仰。
通過信仰,我們得到恩寵、得到對我們得救有益的一切
;瞎子有信仰,這信仰救了他。
故事到此似乎該結束了;可是,相反的,故事卻緊接著
告訴我們另一個消息,而且這個資訊才是真正的治癒:
『瞎子就在路上跟著耶穌去了』。
瞎子利用機會馬上跟隨了耶穌,現在,他可以走得穩穩
當當了。
開始的時候,他只是跟隨自己的意願希望疾病得到治癒
;然而,最後,他超越了自己的本能去跟隨耶穌,利用
受到治癒恩寵的奇蹟成為耶穌的弟子。
為了有能力聽從 天主的聲音聖化我們,需要的不只是
遇到祂,是跟隨他;如此,這位瞎子就成了做基督弟子
的榜樣。
對我們也一樣,當我們得到 上主的恩寵時,我們不能
只是聽從自己的自私願望,而是應該利用機會成為耶穌
慷慨又真正的弟子。
今天的福音特色在於它的互動性,首先給我們強烈印象
的是,瞎子的執著祈禱,他在沉重的環境中並沒有失去
勇氣,卻是執著地祈求耶穌。
我們再注意他奔向耶穌的步伐:『扔掉外衣、跳起來』
,還有他簡單又充滿信心地祈求:『師傅,叫我看見!』
在耶穌使他重新恢復了視力後,瞎子卻不是只停留於此
,更是利用機會跟隨耶穌、做了祂的弟子:『就在路上
,跟著耶穌去了』。
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當我們面臨困境時,我們應該祈禱耶穌,要堅忍不拔、
執著地祈禱;滿懷信心地祈禱祂,祈求祂的同情;即使
我們不能馬上得到祂的恩寵,我們也要堅持不斷地祈禱。
然後,我們就應該到耶穌跟前去,不要猶豫、不要遲疑
,直接告訴祂我們的需要。
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深化我們的信仰。
一旦,我們得到恩寵,我們需要利用機會,慷慨又具體
地跟隨耶穌。
耶穌是一位充滿同情、又慈悲的大司祭;致希伯來人書
告訴我們,基督沒有自取做大司祭的光榮,是
天主父授予祂的; 天主父對子說:『祢照默基瑟德的
品位永做司祭』。
耶穌是富於同情的、是謙卑的;因此,我們應該對祂增
加我們的信仰,不要遲疑、不要猶豫地到祂那裏去;因
為,祂認識我們、祂深刻地理解我們。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