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擁有甚麼樣的老年 ?
法國坎城影展登場,只見紅毯上星光燦爛,年輕女星們
爭奇鬥艷。
誰能想到,搶走媒體青睞、讓鎂光燈閃個不停的,竟是
一位高齡已經七十三歲的美國阿嬤。
穿著一襲 Emilio Pucci白色貼身長禮服,珍芳達看起來優
雅又性感,看不出她已年過七旬。
媒體讚嘆;都想問她,你的秘訣是甚麼 ?
對這位拿過兩屆奧斯卡影后的老牌女星來說,不老的秘
訣,除了靠運動、飲食、愛情,甚至,整形外,更需要
改變看待老化的態度 ~~~ 老年,不再是黃昏,是人生中
的【黃金時段】。
珍芳達質問 : 『現代人愈來愈長壽,多出來的這一大段
人生,你要怎麼過 ?』
八 0 年代,珍芳達的有氧舞蹈錄影帶、掀起了全球健身
熱潮;三十年後,她以新書【黃金年華 Prime Time】鼓
勵大批陸續退休的嬰兒潮世代活出更精彩、更健康、更
快樂的老年時光。
珍芳達說,我從來沒料到,自己可以活得這麼久;而且
,愈活愈快樂。
是只有我才這樣 ? 還是很多人老了也如此 ?
為甚麼,沒有人把老年當成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段 ?
因為,有這些疑惑,才有了【黃金年華】這本書。
我找了很多資料,有個針對三十五萬名美國人所做的大
型研究發現,多數人在五十歲以後,通常會比過去更快
樂;他們會變得比較沒有敵意、比較不焦慮或緊張。
原因何在 ?
科學家也無法解釋;但是,他們提出了一些滿合理的推
論,例如 : 不論你是男人或女人、結了婚或單身、富有
或貧窮,隨著年紀增長,你的人生通常漸入佳境;至少
,大部份的人是如此。
五十歲過後,人生漸入佳境;因為,你已是過來人,看
過、走過、做過的人生經驗很多;你知道,那些危險不
要再碰、那些錯誤不要再犯、那些東西你不需要、那些
事情你應該放手、或者釋懷。
以我自己為例,多年來,我深受憂鬱症所苦;而且,我
的父母親都有憂鬱症。
我經常每天早上一醒來,就被許多負面的情緒淹沒;直
到四十幾歲後,我發現,這些想法未必都是真的,這才
慢慢學會不再陷入灰暗的思考。
我在寫書時,訪問了很多人;也許,他們體力大不如前
,被病痛折磨,卻多半都很樂觀。
因為,他們的生命隨著歲月成長,增加了智慧、覺悟、
心靈上的自在等;所以,並不只有我是這樣,科學研究
也證明,你可以愈老愈快樂。
在【弧形人生對階梯人生】這本書裏,我提到了看待生
命老化的兩種方法,這是已故的哈佛教授艾恩海姆所提
出的兩種意象 :
第一種是、傳統的、生物觀點的弧形 ( arch )模式,生命
,從你呱呱落地開始,在中、壯年達到高峰;然後,走
向衰老。
還有一種階梯 ( stair case )模式,也就是讓自己的生命一
步、一步往前發展,向更高的境界邁進。
我們的文化一向著迷於青春;所以,大家只看到弧形模
式,老化,被視為肉體的衰亡。
然而,階梯模式,卻可以讓人在老年時,即使視茫髮蒼
,也有機會再造顛峰。
珍芳達說,最近,我剛演了一齣跟貝多芬有關的舞台劇
;你知道嗎 ? 他就是在晚年寫出了最好的作品。
畫家莫內是另一個例子;他老年時得了黃斑部病變,在
幾乎全盲的狀態下,卻完成了最好的畫作。
身體的退化,會讓你變得遲緩;但是,這種遲緩反而使
你有了不同的領悟,就像莫內的印象派畫繪所捕捉的,
你會看到事物的本質,不是那些細微的差異。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用爬階梯的方式看待生命的老
化。
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這一代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比他們
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多了三十四年;多出來的這一大段
人生,你要怎麼過 ? 為甚麼不好好利用呢 ?
寫這本書,就是希望提供一些建議,讓大家在老年活得
更精彩;舉例來說,持續運動,保持身體的活力,對老
年人太重要了。
我看了很多研究才曉得,老化,對身體造成的變化原來
是這麼大;包括 : 肌肉流失、骨頭變細、腦部縮小 ( 特
別是掌管計畫、思考能力的額葉皮質 ) 以及血管硬化。
可是,只要你經常運動,就能減緩這些改變。
我一輩子都在運動,現在,已經不是為了怕胖、要變瘦
,是為了維持身體的活動功能 : 有能力拿行李、抱孫子
、在倒車時轉頭往後看。
所以,我必需運動、來維持身體的彈性與平衡,還要設
法留住一定的肌肉量。
由於,我的臀部和膝蓋都動過手術,現在,我不能跑,
也不能做有衝擊性的運動,身體逼著我要慢下來。
做慢一點的運動也很好,會讓我感覺很優雅。
平常,我固定會做心肺功能訓練、舉重、阻力訓練,還
有平衡訓練。
飲食也很重要,我努力讓自己吃得健康;而且,年紀越
大,越要降低熱量的攝取,避免吃下那些只有熱量、沒
有營養價值的空卡路里。
另外,自從拍了高達的【一切安好】,我有將近四十年
沒有用法語拍電影。但是,去年,我又去巴黎、拍了部
法國片,部份原因是,為了鍛鍊我的腦力。
如果,你已經有了固定的消遣活動,例如 : 玩填字遊戲
、縫拼布等;那當然很好。
可是,老年人要保持頭腦靈活、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
去學新東西,例如 : 學習新的語言、玩新的樂器等。
鍛鍊腦力,快去學新的東西吧 !
最近,我剛開始學打網球;原本,還要去學太極拳;卻
因為前一陣子看了一齣百老匯的音樂劇,深被吸引,我
現在決定改學踢躂舞。
三十年前,我跟父親 ( 亨利方達 ) 一起拍了【金池塘】
;當時,他已經重病纏身,拍完片不久即過世。
看著他衰老而死,突然,我領悟,真正讓我害怕的,不
是死亡,是帶著各種【想做、卻來不及做】的遺憾走向
人生的終點。
為甚麼,我這個沒做、那個沒做 ?
為甚麼,我沒有告訴他,我很愛他 ?
從那時起,我心裏面逐漸清楚,要如何度過自己的晚年
;我希望,我的晚年過得精采,死去的時候,沒有太多
的遺憾。
拍【金池塘】的時候,我跟凱薩琳赫本建立了非常深厚
的友誼。
老年學專家指出,想讓自己老得健康、快樂,有個重要
條件就是,要具備所謂的【代際關懷】( generativity )。
這是知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發明的術語,意思是,發揮
做長輩的角色、照顧並關心下一代的成長。
研究已經證明,具備這種關懷的人,往往,老得比較健
康。
對我來說,當年的凱薩琳赫本就是一位關懷後進的長輩
,對我特別照顧,更傳給我許多人生的智慧;例如 : 她
每天都會寫日記,而且,她還告訴我,裏頭寫得最多的
,就是她的失敗; 『我發現,一個人從失敗與痛苦中學
到的,遠比成功所給的還要多』。
我完全同意;因為,我自己就是在人生的每個痛苦時刻
找到成長的機會。
我結過三次婚;後來,都以離婚收場;這是我人生中的
最大挫折,尤其是後兩次的離婚,讓我痛苦萬分、接近
崩潰。
後來,我告訴自己,不要忙亂,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應該從這些挫折和痛苦中學到些甚麼;慢慢地,我開始
找出新的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