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大能需要人的信德
(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默想:
大家應該還記得,禮儀年乙年的嚮導馬爾谷給我們報導
,耶穌的宣道、驅魔、治病是從加里肋亞開始,然後,
到外邦人的地區宣講,最後,才到猶大、耶路撒冷完成
全部的救世使命。
在外邦人的中心地帶「十城區」,耶穌治好一位聾啞病
人;可謂煞費苦心地完成了這一奇蹟(谷七31~37)。
然後,在與外邦人交界處的貝特賽達又治好一位瞎子,
也是費了一番工夫才使瞎子逐步復明(谷八22~26)。
把上述這兩個奇蹟與今天福音選讀的耶穌治好耶里哥的
瞎子做一比較,我們會發現,奇蹟有兩個條件:一是
天主(耶穌)的大能、一是人的信德。
前兩個奇蹟的敘述中說,「有人給祂(耶穌)帶來一位
又聾又啞的人」、「有人給耶穌送來一位瞎子」,可見
,這兩位病人不知耶穌是誰,對耶穌沒有信德,是別人
把他們送到耶穌面前。
今天福音所描述的奇蹟則大大不同:「他們來到耶里哥
,當耶穌和祂的門徒以及一大群人走出城時,路旁坐著
一位盲眼的乞丐……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就
開始放聲大喊『達味之子,耶穌,可憐我吧!』」(谷
十46~47)。
這位乞丐目盲心不盲,他所在的猶大地區,尤其是耶里
哥這座古城保存了許多《舊約》的 天主啟示,從若蘇
厄佔領這座城開始,到 天主透過梅瑟對選民實現許諾
:「 上主、你的 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
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應聽從他」(申十
八15);這位先知的身分,到了主曆二十七年洗者若翰
在約但河邊講道、授洗時,已越來越清楚;而且,若翰
做證說,他只是為那位先知準備道路的,他還把自己的
門徒和聽眾帶到納匝肋人耶穌面前。
乞丐巴爾提買聽過人們論及若翰的一切,也聽到若翰所
指證的納匝肋人耶穌已在人間出現,且現身說法、行了
各式各樣的奇蹟。
這位大先知現在來到了耶里哥、他行乞的古城,這是個
多麼難得的機會 ! 他打算向這位先知乞討,不是討飯、
討錢,是討一個奇蹟。
他拚命地大聲喊叫:「達味之子,耶穌,可憐我吧!」
人們越阻止他,他喊得越大聲。
巴爾提買的呼喊,縱貫了從舊約到新約的救恩歷史。
「達味之子」耶穌,是亞巴郎、梅瑟和舊約先知們期待
的默西亞,如今,來到耶里哥,即刻要上耶路撒冷。
「可憐我吧!」求祂憐憫,是萬無一失的;祂也會知道
一位盲人所需要的是什麼;而且,耶穌尊重他的意願,
要他自己說出:「老師,使我看見吧!」
耶穌於是說:『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他立刻能看見了,便一路跟隨著耶穌。
相較之下,在十城區和貝特賽達的兩個奇蹟大為不同;
在那裡,耶穌的動作極為繁複;在這裡,卻不須動手,
只是一喊、一問、一答,奇蹟就發生了。
耶穌說 : 「你的信德救了你!」
巴爾提買有舊約的背景為他準備了信德之路,等到他與
耶穌相遇,便激發出信心。
在感恩禮中,我們聆聽舊約、書信和福音,是重振信心
,向創造、救世、聖化的 天主宣認信仰的好時機。
反省與行動:
巴爾提買及時把握良機,請求耶穌幫助,終能如願以償
;當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我會及時尋求 上主的扶助和
救恩嗎?
慈悲的耶穌俯允巴爾提買的乞求;我願意像耶穌一樣,
盡力答覆他人的需要嗎?
參與感恩禮時,我認真聆聽聖言來與主相遇嗎?
禱文:
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
主耶穌使瞎子復明,也賜給我們信仰的光明;祈求仁慈
的 天父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懷著信德穩走光明之路
,奪得 上主預許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