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月五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教宗方濟各
表示,我們是基督徒,我們卻像外邦人那樣生活。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斥責貝特賽達、苛辣匝因和葛法翁的
人,儘管,祂顯了奇蹟,他們仍不相信祂(路十13~16)
教宗解釋說,耶穌因被拒絕感到悲痛;然而,提洛及漆冬
這兩個外邦城市看到耶穌顯的奇蹟卻相信了。
耶穌哭泣,因為,這些人沒有愛的能力;但是,耶穌渴望
透過愛的訊息進入所有人的心中。
教宗說,我從 上主那裡得到很多,我在一個有基督信仰
傳統的社會中誕生,我認識了耶穌基督、認識了救恩,我
接受了信仰的培育;然而,我很容易把耶穌給忘記了。
當我們只是在表面上、而非真實的活出基督信仰時,耶穌
為我們每個人哭泣。
如果,我們如此做,我們便有那麼一點自以為義的虛偽;
教宗表示,罪人有他們虛偽的一面,義人的虛偽則是害怕
耶穌的愛、害怕被愛。
事實上,當我們如此做時,我們是想處理我們與耶穌間的
關係。
是的,我去參與彌撒;之後,回家;但是,耶穌留在聖堂
裏,耶穌沒有和我們一起回家、沒有出現在家庭中、臨在
於孩子的教育和社區中;所以,耶穌留在聖堂裡、或者在
十字架上、或者在聖像上。
最後,教宗總結道,讓我們每個人都想想,我是苛辣匝因
人嗎?
我是貝特賽達人嗎?
我是葛法翁人嗎?
若耶穌哭泣,願我們也懇求讓我們有哭泣的恩寵;我們要
如此祈求說:『主啊,禰賜給我們這麼多;可是,我的心
是如此的堅硬,無法讓禰進來。
我有不知感恩的罪、我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讓我們祈求聖神開啟我們的心門,讓耶穌能進入我們內,
我們不僅聽從耶穌、也要聆聽祂的救恩訊息;讓我們感謝
耶穌為我們每個人所做的諸多善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