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達斯的結局、喪失信德的危險以及教會尋找罪人的使命
,這些都是朱利奧˙米凱利尼( Giulio Michelini )神父
三月八日上午在帶領教宗和聖座各部會神長們進行第五場
避靜中默想的課題。
關於當天上午默想的主題『猶達斯和血田』(瑪廿七 1~
10),米凱利尼神父說明:猶達斯的自殺結局雖是一個人
所不齒的悲劇;但是,《福音》並未加以隱瞞,聖史瑪竇
記述猶達斯承認自己出賣了無辜的血,而且,他很後悔,
這個悲劇因而就更為凸出。
猶達斯蒙受耶穌的揀選和召叫,而且也跟隨了耶穌;那麽
,是什麽原因驅使猶達斯出賣耶穌呢?
米凱利尼神父引用幾位學者和作家們的見解,根據他們對
猶達斯結局的研究做出推論。
羅馬諾˙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認為,猶達斯
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信德,這也是我們必需提防的一種危
險。
我們並沒有很多理由去憤慨地指責這位叛徒。
法國作家厄瑪奴耳˙卡蕾爾(Emmanuel Carrère)在他
的《天國》一書中敘述了自己的經歷,他在重新接受信仰
、而且持續了三年之後,又再次失去信德;然而,這一位
內心掙紮的人卻這樣寫道:『 上主,我離棄禰;但是,
請禰不要離棄我!』
另一個關於猶達斯出賣耶穌的推論認為,猶達斯希望耶穌
表明自己是以色列的默西亞、解放者、勇士和政治家。
可是,他在耶穌面容上看到的不再是 上主,是一位經師
、一位老師;於是,他有意強迫耶穌去做他所希望祂做的
事。
米凱利尼神父省思的第二個課題是:對遠離信仰的人,教
會的牧人該當做什麽?
他的結論是:該當去尋找罪人。
神父講述了他個人的經歷說:我在一個青年會士團體生活
,這個團體每年兩次舉行市民傳教活動,我常拿他們開心
;因為,他們走上街頭跳舞、又進入舞廳和酒館。
我身為教授,當然,不能允許自己做出這樣的事;因此,
就常拿我的會士弟兄們打趣。
我教書,許多年以來,就不再參加市民傳教活動;但是,
會士們都知道,對有些人前往那些我們不願看到、甚至會
有失望青年的場所,我是多麽敬重啊!
因此,即使我們不從事這項工作,也應該誠心感激並支持
那些人,他們走上街頭去尋找耶穌所說的外邦人和稅吏。
關於猶達斯意識到自己的罪過後、走上自殺的道路,米凱
利尼神父首先引述了本篤十六世的思想,以及曼佐尼(
Alessandro Manzoni)在他的小説《約婚夫婦》中關於
牧人應去尋找罪人的邀請;然後,又引述教宗方濟各的有
關思想。
教宗方濟各談到猶達斯遭到司祭和長老們拒絕的主題時,
他曾說:『猶達斯被拋棄了,牧人們沒有接納這位悔過的
叛徒;這些牧人是宗教知識份子,用自己的理智來制定倫
理,不是藉著 天主的啟示』(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清晨彌撒講道)。
最後,米凱利尼神父邀請在座人士,在省思猶達斯自殺悲
劇的同時,也切莫忘記今日協助自殺和青年自殺的現實。
我們如何能幫助今日基督徒不喪失信德並能重新認識自己
的信仰、就是那個在《新約》中宣講的信仰,全然喜樂、
與耶穌共融的信仰呢?
我們如何能讓自殺事件不再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