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服從使全人類成義
(四旬期第一主日)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甲年的四旬期已在上周三、聖灰禮儀日開始,主教團出版
的《禮儀日曆》註曰,為建立正確的主日及聖灰禮儀觀念
,如果,在主日施傅聖灰,可在彌撒外施行。
這是說,主日彌撒著重聆聽 天主的聖言,最好讓四旬期
第一主日的讀經不受到聖灰禮儀的干擾。
我們就從今天的福音選讀開始,然後,再看其他二篇讀經
,以體驗是否確是如此。
今天的福音瑪四 1~11,樂仁出版的《偕主讀經四福音》
首先肯定這篇「耶穌受試探」的敘述是整部新約最感人的
片段,無論從文學還是神學來看,都可體認其精巧的結構
、豐富的訊息和戲劇性的效果。
第一個訊息是宣佈耶穌 天主子的身分,祂要開始新的出
谷、一個充滿困難和痛苦的旅程。
在敘述耶穌走向這死亡的旅程之前,瑪竇安排了一個隆重
的入場式,展示耶穌一路戰勝仇敵的不斷挑戰;這仇敵魔
鬼是一切誘惑或試探的化身(參閱瑪十二38,十六22;若
六15,十二27),耶穌則是 天主計畫的化身,祂與反抗
這計畫的「敵對者」(希臘文 diabolos,即魔鬼)的戰爭
濃縮在三個試探裏。
聖經傳統的「試探」,以選民以色列出離埃及後在曠野裏
飄泊四十年為典範;而且,梅瑟和厄里亞都曾有過四十天
嚴齋的經驗。
現在,「聖神把耶穌帶到曠野裏,受魔鬼的試探;祂連續
四十天四十夜禁食,覺得餓了」(瑪四1~2)。
在此,魔鬼有機可乘,步步為營;先是一個簡單的奇蹟:
填飽肚子;後是一個代價低、收效高的表演:從聖殿高牆
跳下;最後,只需下拜,就可操控萬國財富,擁有絕對的
權力。
讓我們觀察耶穌如何回應。
「敵對者」引經據典試探耶穌 天主子的身分、考驗祂與
天主父的關係、是否要實現人民對默西亞的期待、是否要
靠 天主的大能行奇蹟、是否要帶頭朝拜世界的主宰。
耶穌一一拒退,並且說明 天主聖言的真意和更深一層的
意義。
「人活著,不單靠餅,還要靠 天主說出的每一句話」(
瑪四 4);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天主子不僅提供物質
食糧,也重視精神食糧,祂要以身作則。
「你不可試探 上主、你的 天主,如同在瑪撒試探了祂
一樣』( 瑪四 7;參閱申六16);瑪撒的試探,在於以民
不信 天主的照顧。
「滾開!撒旦!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
上主、你的 天主,唯獨侍奉祂』」(瑪四10;參閱申六
13)。
魔鬼的解經,代表了當時一般人對聖經的瞭解;耶穌一一
予以糾正,不單要靠 天主聖言生活,還告訴我們要正確
瞭解聖言、應用聖經。
耶穌與撒殫的交鋒,凸顯出兩種默西亞主義:
一種是達味王朝的默西亞主義,訴諸權力和威信,以武力
簡單又快速地取勝(孟子所說的「義襲而取」)。
一種是受苦僕人的默西亞主義,需要在 天主面前擔負起
人民的罪惡,與窮人和邊緣人共同生活(孟子所說的「集
義而生」)。
天主的統治將有一個全新的解釋,人可期待一個新的默西
亞形象。
人間的壓迫現象呈現三種方式:經濟(餅)、政治(地位
、權威)和宗教(異恩奇蹟)。
耶穌勝過這些誘惑,廢除人間欺詐壓迫的關係,建立一個
新社會中互愛互助的關係,這應該就是耶穌在曠野禁食、
三勝魔誘所預報的訊息。
讀經一創二7~9至三 1~7十節,經文講出人的被造、蛇的
誘騙和人的違命、犯罪;這種緊湊的禮儀安排,無非是要
凸顯耶穌的順命與元祖的違命。
在此,先將《牧靈聖經》兩段譯文抄錄,在每段後略做反
省。
「創二 7雅威 天主用地上的泥土造人,把生命的氣息吹
進他的鼻孔,他就成為有靈、有生命的人。
8 雅威 天主在東方開闢伊甸園,將造好的人安居在那裏
;9 雅威 天主使地上長出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又在
園中央栽種生命樹和能使人分辨善惡的樹」。
以上三節都以「雅威 天主」開始,每節報導
天主做一件事:造人、開樂園、種樹。
下面繼續:「16雅威 天主下令給人說:『你可以吃園裏
的任何果子,17唯有從善惡樹長出的果子,你不可以吃;
你若吃了,你就會死』。」
以上二節為下段創三 1~7留下伏筆。
「 1 蛇是雅威 天主創造的野獸中最狡猾的動物;蛇對女
人說:『 天主是不是真的說過:你們不能隨便吃園內樹
上的果子?』
2 女人對蛇說:『我們可以吃園裡樹上的果實,3 只有園
子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實, 天主說:你們不能吃、不能碰
;否則,你們會死』。
4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會死的;5 因為, 天主知道,
如果,你們吃了這果實,你們就會開了眼,就可以像
天主一樣知道什麼是善惡』。
6 女人覺得這棵樹的果子既好看、又好吃、又能使人得到
智慧,她便摘下果子吃了,又給她丈夫吃了。
7 他們的眼睛立刻開了,兩人都發現自己是赤裸的;於是
,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編成裙子,把身子圍起來」。
人的違命從此開始,直至下面保祿書信說的:因一個人的
過犯,眾人都死了;現在,承受恩寵的人,透過耶穌一人
掌握生命。
讀經二羅五12~19,保祿在此,在前一篇讀經的脈絡中,
把亞當的違命與耶穌的順命做一比較,指出人類命運的大
轉變。
12~14三節指出亞當是基督的預像:亞當的罪過帶來死亡
,從此,死亡殃及了全人類,一個人禍及了所有的人。
但是,同時卻朝著一個相反的方向,成了另一個人的預像
,這個人、耶穌基督,也會影響全人類、影響每一個人。
如何發揮這一普遍的影響呢?
這是下文15~19五節經文所要答覆的。
將這五節豐富的內涵簡要地說出,就是,恩寵不是過犯所
能比的;亞當一人犯罪帶領所有的人死了,耶穌基督一人
的恩寵卻洋溢到眾人身上、給人生命。
一人犯罪帶來審判,另一人的恩賜卻使人成義;「正如,
因一人的叛逆,眾人成了罪人;同樣,因一人的服從,眾
人都成了義人」(19)。
回到本文開始提及的《禮儀日曆》忠告,把聖灰禮儀移到
主日施行時,可以在彌撒外實施;其理由應該是,不干擾
主日三篇讀經的主要訊息和思潮。
簡介過本主日的三篇讀經後,由瑪竇福音到創世紀、再到
羅馬書,把人的受造、人的使命和人的違命描述到一個死
胡同;幸有第二個亞當的到來,把人領出,得以重見天日
福音書描述耶穌的所說所為、保祿藉其書信詳解耶穌言行
的意義,二者都以舊約的啟示為出發點,這就是我們每主
日在參與感恩祭時所體驗的盛況。
反省與行動:
我明白耶穌三退魔鬼試探的意義嗎?
我願意與耶穌一起展開出谷旅程嗎?
我如何面對試探和誘惑?
我常從中體驗到 天主恩寵的扶助嗎?
我認同耶穌是受苦僕人嗎?
我願意效法祂,一同擔負人類的痛苦嗎?
禱文:
請為候洗者祈禱
主耶穌三退魔誘,帶領人類展開出谷旅程;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候洗者都能隨同 天主子民效法主耶穌
四十天守齋、祈禱的榜樣,革新生活、妥善預備自己的
心靈,在復活夜,領受重生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