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教宗方濟各主持
樞密會議,擢升十七位新樞機。
教宗勉勵新樞機們要去愛、行善、祝福和祈禱,並走入
天主子民當中,做寬恕與修和的見證人。
在當天禮儀的《福音》中,耶穌向祂的聽眾們提出愛德
的金科玉律:去愛、行善、祝福和祈禱(參閲:路六27
~36)。
教宗解釋說,我們這樣對待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並不難;
如果,在我們面前的不是朋友和親人,便會產生問題。
耶穌態度明確,不拐彎抹角,祂說:『你們應愛你們的
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譭
謗你們的人祈禱』(路六27~28)。
我們不會本能地這樣對待眼前的一位對手、一位仇敵;
面對他們,我們最先和本能的態度就是貶低他們、敗壞
他們的名聲並詛咒他們;在許多情況下,我們設法醜化
他們,藉此找出一個神聖理由甩掉他們。
教宗表示,對耶穌而言,仇人,就是我當愛的人;因為
,在 天主的心中沒有仇人,只有子女。
我們竪立圍牆、建起屏障,將人分門別類;
天主則視人為子女,祂不會甩掉他們。
天主愛人、誠信待人;因為,祂的愛發自肺腑,是母親
和父親般的愛; 天主絕不拋棄我們,即使我們有過錯。
教宗說:我們的 天父不是等著我們成為好人才愛這個
世界、不是等我們做事公道或完美時才愛我們;
天主愛我們,因為,祂選擇愛我們;祂愛我們,因為,
祂給了我們做祂子女的地位。
在當今社會中,有些人卻因為其他人不同的膚色、語言
、背景或宗教信仰,就產生敵對心理,隨之而來的便是
敵意和暴力。
這種極化和敵意的病毒滲入我們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方
式,我們必需當心,不要讓這種態度侵佔我們的心靈;
因為,它違反教會的富饒和普世性。
在教會內,我們來自遙遠的地區,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
,甚至以不同的禮儀來表達信仰;這一切不但不使我們
成為仇人,反而構成教會的一大富饒。
做為教會,我們應該不斷地睜開眼睛,關注許多弟兄、
姐妹受到的創傷,他們的尊嚴被剝奪。
最後,教宗勉勵新樞機們說:上天之路始於平地、始於
奉獻和分享的日常生活、鞠躬盡瘁的生活;我們應藉著
每日和默默無聞的奉獻走這條路。
我們的首要之務就是要有愛心;我們的目標和抱負乃是
在平地上與 天主子民一起成為善於寬恕及修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