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是天人之間最可靠的中保
(乙年基督普世君王節)
房志榮神父 著
默想:
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是二十世紀前半葉,由教宗碧嶽
十一世(1922~1939)建立的。
之後,歷經教宗碧嶽十二世(1939~1958)的《天人中
保》(Mediator Dei)通諭及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革新
,終於確定下來。
今天,我們體驗到,以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來結束整個
禮儀年,是十分恰當的。
《舊約》的啟示,國王一職出現較晚,最後也終歸失敗
;更早出現的是先知和司祭兩種職務。
《新約》和二千多年來的教會生活,依然用這三種職務
來表達 天主對祂的子民,也就是教會全體信友的治理
、教導、聖化。
讓我們善用禮儀年的最後一周,根據主日和平日感恩禮
的聖言,深思、默想 天主聖三的救世計畫和耶穌基督
的君王身分;相信我們的靈修生活必將向前邁進一步,
體會耶穌基督果然是天人之間最可靠的中保。
甲、乙、丙三個禮儀年,耶穌君王節選讀的聖言都不同
;就國度方面來說,從以色列和猶大王國到耶穌所宣講
的天國,再到普世教會所代表的靈性國度,內容多采多
姿,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默想題材。
其實,新、舊約聖經還有更多的相關啟示,有待個人或
團體查經時逐步發掘。
在此,只把今年、乙年的三篇讀經略予解析,並把重點
放在福音選讀上。
讀經一選自《達尼爾書》七13~14;猶太傳統不把這書
看做先知書,放在十三卷「雜集」(又稱「聖卷」)中
的最後一部,也就是全部《舊約》的最後一部書。
本書分前後二編:一至六章是歷史、七至十二章是神視
(見《思高聖經》「達尼爾書引言」),本主日選讀的
是關於人子的神視。
達七13~14二節經句,說出難以想像的高超內涵:「在
夜間的異象中,我看見一位相似人子的乘著天上的雲彩
降來,祂走向萬古常存者,並被引到祂面前」(13)。
這裡有黑夜、有異象、有見異象者、有雲彩、有人子、
有萬古常存者、有把人子引向萬古常存者面前的使者,
清點劇中的角色以後,下面是他們之間的互動:「祂(
萬古常存者)便賜給似人子者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
民族、各邦國及各種不同語言的人民都要侍奉祂(人子
);祂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永存不替;祂的國度永不
滅亡」(14)。
達尼爾不是以色列早期的先知之一,他是晚期開創「默
示錄體裁」的重要代表。
「默示錄體裁」是準備默西亞來臨的最後一個手法,尤
其是,「人子」的稱呼,成了日後耶穌在世時最愛用來
自稱的一個名號。
《默示錄》是一部以書信體裁寫成、啟示未來的書;本
主日選讀的讀經二默一5~8經文中,先有向收信者(七
個教會)的致侯辭(5~6),而後,簡述耶穌是元始和
終末(7~8)。
《感恩祭典》中的這四節話,依其主旨做文字重塑,跟
聖經的原譯不全一致;下文是依照《感恩祭典》的文本
:「耶穌基督是信實的見證、死者中首先復活的、地上
萬王的元首,願祂賜給你們恩寵與平安。
祂愛我們,並以自己的血解救我們脫免罪過,更使我們
建立王國,成為侍奉祂的 父 天主的司祭。
願光榮與權能都歸於祂,直到萬世萬代;阿們。
看哪!這是真實的,祂乘著雲彩降來,全人類都要瞻仰
祂,連那些曾刺透祂的人也要瞻望祂;地上的所有民族
都要哀悼祂;的確是這樣。
上主 天主說:『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 ( 元始
和終末 ) ,是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
上主 天主」。
以上兩篇讀經,是為下面要宣報的福音先舖好路;讀經
一是《舊約》最後的一部書、讀經二是《新約》的最後
一部書,在時間上,這兩部書相隔不過三百年左右。
達尼爾以「默示錄體裁」預告「人子的王權,是永遠的
王權、永存不替;祂的國度永不滅亡」(達七14)。
讀經二默一5~8先說在人子身上已完成了的事:「耶穌
做證 天父的愛,祂首先復活,成為萬王之王」(5)
;然後,預告祂的第二次來臨:「祂乘著雲彩降來,全
人類都要瞻仰祂,連那些曾刺透祂的人也要瞻望祂;地
上的所有民族都要哀悼祂;的確這樣,阿們」(7)。
乙年,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的讀經一和讀經二搭配無間
;前者,在人子耶穌降臨人世前二百年左右成書,後者
,寫於耶穌回歸 天父後半個多世紀,前呼後應地肯定
了耶穌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來臨;這是所有基督徒懷抱的
希望。
現在,可略談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選讀的福音了。
按照梵二之後,感恩禮聖言選讀的安排,耶穌基督普世
君王節,採用福音書論及耶穌君王的段落 : 甲年選讀《
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關於公審判的段落;丙年則宣報
《路加福音》的苦難史(當中,在路二十三35~43多次
提到耶穌君王);乙年《馬爾谷福音》的苦難史也多次
提到耶穌君王的主題,但是,很分散,不大好用;因此
,選了《若望福音》中,耶穌與比拉多的對話做為乙年
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的福音選讀。
這安排不僅是考量禮儀進行的順暢,也帶有深度的神學
意涵。
馬爾谷講「耶穌在比拉多前」(谷十五 1~15)時報導
:「比拉多問群眾說,『對你們所稱的猶太人君王,我
可怎麼辦呢?』
他們喊說:『釘祂在十字架上!』」(12)
司祭長煽動群眾不要耶穌做他們的君王;今天選讀的《
若望福音》把耶穌為王的真實意義說清楚。
有了谷十五 1~15打下的基礎後,我們會較正確地領悟
今天福音選讀的若十八33b~37這五節經句的進度是:
從猶太到全世界、從今世的國到超越的國、從軍政之國
到真理之國等。
33b~35 是比拉多與耶穌的對答,以「猶太人的王」為
開場:比拉多問祂說:『禰是猶太人的王嗎?』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要問、或是別人議論我時
對你說的?』
比拉多就說:『難道我是猶太人嗎?是禰自己的人民和
司祭長把禰交給我的;禰做了什麼?』
「禰是猶太人的王嗎?」這一句問話,把猶太人與羅馬
人區隔開來。
耶穌的回答是反問比拉多,是他自己想問這問題、或者
只是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比拉多不直接回答,卻間接承認:「是禰自己的人民和
司祭長把禰交給我的」;他們說禰自稱是猶太人的王,
所以,才問:「禰做了什麼?」
33b-35 三節的對答,彷彿搭起了耶穌講壇的佈景,讓
祂親口說明猶太人的國王與祂君王身分的差異。
耶穌回答道:『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屬
於這世界,我的臣僕早已為我而戰,不讓我落在猶太人
手中;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上的』(36)。
這第一段答話超越了猶太小國與羅馬大帝國的分野,因
為,耶穌的王國不是這世上的。
比拉多便問祂:『那麼,禰是王了?』
耶穌回答:『如你說的,我是王;我為此誕生,也為此
來到世上,為真理做證。凡屬於真理的人,都聽從我的
聲音』(37)。
耶穌的國是真理之國、耶穌自己是真理,一切信服真理
、投身於真理的人,會心甘情願聽祂的話,高興地進入
耶穌的真理之國。
從馬爾谷到若望,從猶太小國到羅馬大帝國,再到基督
王國,就是我們所在的國。
我們以身為基督的子民為榮,讓我們在傳統風琴的伴奏
聲中,高唱「基督勝利、基督為王,基督、基督統萬邦
!」
反省與行動:
我深信主基督是普世君王,祂的王權永世常存嗎?
我樂意聽從主耶穌的教導,成為祂忠信的子民嗎?
我期盼新天新地的來臨嗎?
我渴望進入主基督永存不朽的國度嗎?
禱文:
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
主基督是普世的君王,領導全人類進入新天新地;祈求
仁慈的 天父恩賜每一位渴望永生的基督徒都夠能尊崇
耶穌為主宰,在祂內更新生命,邁向圓滿的救恩。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
主基督是和平的君王、是眾人的希望;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和平,遏止伊斯蘭國的兇殘,化解不同民族、
宗教之間的仇恨和對立;人和人和睦共處,分擔彼此的
痛苦和悲傷,讓人間成為和平的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