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十四日、常年期第三主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
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祈禱,念經前,他向聚集在
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說,向貧窮人傳揚福音既不是社會
救濟,也不是政治活動,是提供 天主福音的力量。
成為基督徒和成為福傳者是同一回事。
教宗解釋說,在耶穌之前,猶太子民認識很多先知;可是
,這位來自納匝肋的、新的拉比因著祂獨特的言語使得祂
即刻高於其他先知,祂的話語揭示了聖經的意義;祂因著
聖神的德能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祂。
耶穌與祂那個時代的拉比有所不同,例如,祂不開辦研讀
法律的學校,卻四處宣講、教導人們;祂在會堂、在街頭
和家裡施教,從不停歇。
耶穌也與洗者若翰有別;若翰宣講 天主即將來臨的審判
、耶穌卻宣講 天父的寬恕。
主日福音記載耶穌在納匝肋會堂講道的事蹟;教宗解釋說
,耶穌進了會堂,站起來,誦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
的一處。這段聖經敘述 上主派遣耶穌向貧窮人傳報喜訊
,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
福音的最後一句話令在場的人深感驚訝;耶穌說:『你們
剛才聽到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教宗說道:向貧窮人傳揚福音,就如耶穌所說的,是祂的
使命;這也是教會和教會內所有領洗者的使命,成為基督
徒和成為福傳者是同一回事。
用言語宣講福音,更重要的是以生活來宣揚福音,是基督
徒團體及每位基督徒的主要目的。
教宗提醒道:對耶穌而言,福音應優先傳報給邊緣的人、
受苦者、病患和被社會丟棄的人;向他們福傳,意味著接
近他們、為他們服務、把他們從壓迫中釋放出來。
做與不做,是每個堂區、社團和教會運動應不斷自我省察
的問題。
教宗總結說:向貧窮人福傳、把喜訊帶給他們,是首要之
務嗎?
請注意:向貧窮人福傳不只是社會救濟,更不是政治活動
,是提供 天主福音的力量,使之轉化人心,治癒創傷,
按照愛的邏輯改變人與社會的關係。
事實上,貧窮人是福音的核心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