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十六日,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
方濟各以大聖若瑟的四個夢為核心展開了要理
講授;教宗指出,大聖若瑟懂得分辨
天主的聲音、承行 天主的旨意,這位義人的
榜樣有助於我們分辨 天主的聲音。
教宗首先闡明,在《聖經》裏,「夢,往往被
視為 天主啟示自己的方法」;夢境象徵了「
我們每個人的靈性生活、我們的內在空間」,
我們應當加以培養、守護,因為,「
天主在那裏彰顯自己、並對我們說話」。
教宗同時也警惕,我們心裡也會出現其它聲音
:恐懼的聲音、經驗和希望的聲音,甚至是「
企圖欺騙、混淆視聽的邪惡之聲」;因此,我
們必須增進分辨力,好能在許多聲音中分辨出
天主的聲音。
當天的接見活動選讀了《瑪竇福音》二19~23
記載的大聖若瑟的夢,教宗由此省思了聖若瑟
做的四個夢:最初,剛得知瑪利亞懷孕的大聖
若瑟心煩意亂,天使顯現在他的睡夢中,幫他
解決兩難的困境。
大聖若瑟立即聽從天使的話,迎娶瑪利亞。
教宗表示,「生活經常讓我們陷入難以明白、
看似無解的處境;在這種時候祈禱,意味著讓
上主向我們指出正確的做法」。
在第二個夢中,大聖若瑟接獲警訊,知道耶穌
聖嬰處境危險;他再次立刻遵從 天主的聲音
,帶著耶穌和瑪利亞逃往埃及。
教宗指出,當我們感受到那威脅自身或我們摯
愛的危險時,「祈禱意味著聆聽那能帶給我們
勇氣的聲音」,如同大聖若瑟所做的那樣。
逃到埃及時,大聖若瑟耐心等待 天主給出能
安全返鄉的信號。
在第三個夢當中,他知道,那位要耶穌性命的
黑落德王已不在人世;但是,在第四個夢中,
出於害怕黑落德王的繼承人阿爾赫勞,聖若瑟
接到要在納匝肋定居的指示。
對此,教宗表明,「恐懼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它也需要我們的祈禱」;「大聖若瑟心裡害怕
,但是, 天主引領他走過恐懼;祈禱的力量
為黑暗的處境帶來光明」。
今天,有許多被生活重擔壓垮、失去盼望、又
不去祈禱的人,聖父教宗為他們祈禱,懇求大
聖若瑟能「幫助他們敞開心扉去與 天主交談
,好能找到光明、力量和平安」。
教宗也念及那些面對子女困難的父母,包括:
孩童患病、兒女有同性戀傾向、青少年出車禍
等意外、學生課業不佳等等;教宗坦言,這其
中有許多痛苦,但是,請你們想想
上主,想想祂怎麼解決大聖若瑟的各種難題。
你們要請聖若瑟伸出援手,千萬不要譴責孩子。
教宗也邀請眾人想辦法為這些父母提供支持。
教宗提醒信眾,「祈禱,絕非抽象或純粹內在
的舉動,它始終與愛德密不可分」;唯有當我
們把祈禱和對近人的愛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夠
理解 上主的訊息。
最後,教宗帶領在場信友向大聖若瑟祈禱,請
這位聖人「教導我們重新發現靈性生活是
天主彰顯自己並拯救我們的內在空間」;希望
我們不再認為祈禱無濟於事,願人人都能回應
上主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