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五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公布他為二 0 一二年世界傳教日所寫的文告
;教宗在文告中呼籲,時值召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五十週年紀念,教會
迫切需要重拾初期基督徒團體的宗徒活力。初期基督徒團體小而不設防,卻
有能力向全世界散播福音。
此外,教宗也肯定「向萬民福傳」的使命,必須是每一個教會活動及愛德行
動中「恆常不變的視野」。
在文告開端,教宗本篤十六世以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召開時的景象出發,
當時,他以青年主教身分參加了這場盛會。教宗談到從地球南方的赤貧地帶
以及部份東方,以往常被叫做「第三世界」的國家中來到羅馬的年輕主教們
帶來了振奮人心的見證。
他們屬於少數派信仰團體、或是屬於嚴重物資匱乏的團體,但是,教宗稱他
們為福傳者。正是這些來自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大公會議神長
所帶來的「作為年輕、建構中的教會牧人」經驗,以醒目的方式讓教會「再
次肯定向萬民福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教宗強調,梵二後的五十年來,這個觀點毫芒未損,反而引起「豐富的神學
與牧靈反省」。當代歷任教宗都將它視為「重點」,一再加強。
教宗本篤十六世解釋,基督的使命派遣,首先是交給了宗徒們;在今天,就
是交給了主教們。所以,他們的職責就是不斷地關注託付給他們的
天主子民,而且,教會所有活動都應參與這個使命,從堂區到修會團體,從
教會運動到個別信徒皆然。
為此,教宗指出,所有牧靈計畫和教區組織都必須適應教會生活是著根在一
個「不斷變動的世界」上,而且,這是大部份地區的實況,不單只在信仰危
機中的西方。
文告也表示,在這一年,教會藉著慶祝信德年和以新福傳為主題的主教會議
,將對傳教進行不同面向的省思。
教宗祝願信德年和主教會議雙雙成為推動傳教合作的好機會。
談到省思信仰和分享信仰責任二者的關係時,教宗呼籲要有新的熱情,為了
能重新發現信仰的喜悅,特別是那些已經認識福音好幾個世紀,現在卻逐漸
不再依靠 天主的國家。
對福傳的關切是刻不容緩,「從不該被擱置在教會活動與基督徒牧靈生活的
邊緣」;進而對福音由衷的熱情必須總是伴隨著愛德。
教宗在文告中寫道:宣講,也必須幫助近人,正義對待窮人,在窮鄉僻壤推
行教育和醫療協助,化解貧困,使邊緣者重建生活,支持人民的發展,克服
種族分裂,尊重人生歷程的每個階段。
在感謝今日的門徒:司鐸、會士和教友,尤其是宗座傳教善會的奉獻時,教
宗本篤十六世帶領教會的視線注視那二千年前、歷久不衰的典型。教宗說,
我們需要「重拾初期基督徒團體的宗徒活力,它們小而不設防,卻有能力藉
著宣講與見證將福音散播到當時所認知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