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子降生成人是唯一及無與倫比的事件,但並不是說,耶穌基督一部分是 天主,一部分是人;
也不是 天主性和人性的模糊的混合產物。祂確實成了人,但仍是真正的 天主。
耶穌基督是真 天主,又是真人。
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教會必須維護和澄清這端信德的真理,以對抗那些想把它歪曲的異端。
最初的異端倒不是否認基督的 天主性,而是,否認祂的人性(唯識主義的幻象論)。從宗徒時代起,
基督徒的信仰就強調 天主子「在肉身內」的真正降生。但到了第三世紀,教會必須在安提約基
召開的會議中,駁斥保祿‧撒莫撒達(Paul of Samosata),聲明耶穌基督是因本性、而非因繼嗣成為
天主子。325年的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在其信經中宣認 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
與聖父同性同體」;並譴責了亞略(Arius),他認為「 天主子來自虛無」,而且,是「與聖父非同
性同體的」。
奈斯多略的異端認為,在基督內一個屬人的位格與 天主子屬神的位格結合。與他持相反意見的是
聖濟利祿‧亞歷山大和431 年於厄弗所召開的第三屆大公會議,他們宣認「聖言在其位格內,跟那
具有理性靈魂的肉體結合為一的時候便成了人」, 基督的人性除了 天主子的屬神位格外,別無其
他的主體,而這人性是祂在受孕時攝取而成為自己的。
因此,厄弗所大公會議於431 年宣認,瑪利亞由於在自己胎中懷了成為人的 天主子,故確實成了
天主的母親;「說她是 天主之母……當然不是說聖言的性體或其 天主性是出生於聖童貞。
而是說,那個由她所生的具有理性靈魂的聖肉身,已與 天主聖言合成一位,故聖言按肉身而言,
可說是受生的那一位」。
基督一性論者聲稱,基督的人性,由於被 天主子的屬神位格所攝取,便停止存在。
駁斥這項異端的,有451 年在加采東召開的第四屆大公會議,它這樣宣認:
步武聖教長的後塵,我們一致教導人相信:同一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的
天主性和完全的人性,是真 天主又是真人,即具有理性的靈魂和肉身,按其 天主性而論
,與聖父同一性體;按人性而論,則與我人同一性體,即「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只是沒有
罪過」(希四15)。祂按 天主性而論,是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但按人性而論,則在
近世,為了我們並為了我們的得救,由 天主之母童貞瑪利亞所生。
我們該承認:在同一基督、主、獨生子身上,具有兩個本性,彼此毫不混淆、毫不變更、
毫不分割、毫不相離。但是,兩個本性的區別絕不因它們的結合而消失,反而,能保持各自
的特性,結合在同一個位格和主體內。
自從加采東大公會議後,有些人把基督的人性視做一個位格主體。
為駁斥這些人,553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五屆大公會議發表了有關基督的聲明:
「只有一個主體(或位格)……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三中的一位」,因此,在基督人性內的一切
,都應歸屬於祂的 天主性位格,做為自己的主體,不但是奇跡,而且也包括痛苦甚至死亡: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其肉體被釘於十字架上者,乃是真 天主、榮耀的主和聖三中的一位」。
這樣,教會宣認耶穌是不可分的真 天主和真人。祂確實是 天主子,成了人、成為我們的弟兄,
但並不因此而中止其為 天主、我們的主:
羅馬禮儀唱道:「過去所有的,如今仍保存;過去沒有的,如今則攝取」。金口聖若望的禮儀
則這樣歌頌和詠唱:「啊, 天主的獨生子和聖言!禰是不死不滅的,但為了我們的得救,
禰卻甘願在 天主聖母童貞瑪利亞胎中降生成人。禰是永恆不變的,卻成了人並被人釘死。
啊,基督 天主!禰以禰的死亡戰勝了死亡,禰是聖三中的一位,與聖父聖神同受光榮,
求禰拯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