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耶穌在葛法翁會堂

 

【福音:谷一     21~28

門徒和耶穌進了葛法翁;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

教訓人,人都驚奇祂的教訓;因為,祂教訓他們,正像

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

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裡正有一位附邪魔的人,他喊叫說

:「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祢有什麼相干?祢竟來毀滅

我們!我知道祢是誰,祢是        天主的聖者」。

 耶穌叱責牠說:「不要做聲!從他身上出去!」

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

眾人大為驚愕,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祂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

聽從祂」。

祂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

 

【經文脈絡】

馬爾谷報導耶穌在加里肋亞海邊召收首批門徒之後(谷一

16 ~ 20),立刻更換敘述故事的時間和地點,報導耶穌在

個安息日,在葛法翁會堂中所發生的事件(谷一21~28

;這個主日的福音就是這段故事。

整段敘述分成三段,首先是一個導言,提及耶穌於安息日

在會堂中教訓人(谷一21 ~ 22);接著,是由導言引出的

「驅魔奇蹟」(谷一23 ~ 27);最後則是整個事件造成的

效果(谷一28)。

最後一節經文:「祂(耶穌)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

附近各處」;毫無疑問,這就是整段報導所要達到的根本

主題。

雖然,「驅魔事件」,看起來是這段經文中最生動的情節

;但是,整段驅魔過程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重點;相反地,

這裡顯示對耶穌後來的工作更重要的主題:祂的名聲遠播

,這正是馬爾谷福音有關耶穌在加里肋亞公開生活報導的

特色。

 

【驅魔的文學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驅魔故事」含有古典作品中驅魔文

學類型所含有的特點因素:驅魔者的出現、察覺惡魔帶來

的危險、驅魔過程(有時詳盡、有時簡短)、惡魔被趕出

時的一些可察覺到的記號、見證人的兩種不同反應。

這些文學上的辨識特徵,說明這類報導具有某種固定格式

,卻並未解釋奇蹟事件的內涵。

必需要提的是,福音作者總是刻意地避免使讀者的注意力

集中於驅魔者所有的特殊能力上,反而是強調耶穌所帶來

的「新的教訓」(谷一27);耶穌的驅魔事件,只是祂的

教導具有卓絕權威性的證據。

 

【葛法翁】

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葛法翁(谷一21);據瑪四13,葛法

是耶穌公開生活時的主要居住地;此外,四部福音的作者

都顯示,相對於耶穌的家鄉納匝肋(參閱:谷六1 ~ 6),

葛法翁與加里肋亞湖沿岸地區才是祂最喜愛停留之處。

考古學者證實,耶穌時代,葛法翁城中的確有一座會堂,

應該是一座相當醒目的會堂。

今日,去葛法翁的朝聖者都會在當地發現一座壯觀的會堂

廢墟,這是第四世紀左右的建築遺跡,卻是建築在耶穌時

代會堂的基礎之上。

 

【安息日的會堂聚會】

福音報導,當天,是安息日;因此,耶穌按猶太人的習慣

「進入會堂」,並且「教訓人」(谷一21)。

安息日,在會堂中的聚會主要是「聖道禮儀」,包含宣讀

聖經以及對於聖經的解釋。

馬爾谷非常精簡地敘述「耶穌教導」,意思是耶穌對聖經

的解釋就是「教導性的宣講」,很可能,初期基督徒團體

就是透過「要理教導」的方式保存、並傳遞耶穌的話語(

比較:谷四1~2)。

 

【耶穌的教導具有權威】

對馬爾谷而言,「教訓」一個字就足夠說明一切(谷一15

),他所強調的,並非耶穌所有的「教導內容」,是祂的

教導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

群眾都因耶穌的教導「大為驚奇」;因為,祂的教導具有

天主般的權威,「不像經師們一樣」(谷一22)。

 

【邪魔害怕耶穌的教導】

由谷一23節開始,馬爾谷轉而敘述一個在會堂中所發生的

插曲:一段驅魔的故事。

耶穌在教訓人的時候,突然,有一位附魔者高聲地喊叫,

這是惡魔因為聽見耶穌的宣講,因恐懼害怕做出的反應。

 

【不潔之魔】

這位附魔者是被一個「不潔之神(魔)」所附(思高譯本

沒有譯出「不潔」一詞);馬爾谷在他的福音中交替使用

「不潔之神」和「魔鬼」兩字。

古典文學作品常常將魔鬼表達為帶來災害的精神體;希臘

化的猶太文學作品則常以「不潔之神」表達魔鬼,當然是

已經加上貶抑性的批判。

附魔現象,往往含有一些醫學上的幅度,例如路十三11

清楚地提到一位「病魔」;谷九17 ~ 22也指出一位「啞巴

魔鬼」。

因此,可以瞭解,福音中常把「驅魔成功」表達為「附魔

者被治癒」。

然而,驅魔現象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幅度:「耶穌行動

的記號性」;瑪十二28(平行文:路十一20)報導,耶穌

清楚地將自己驅魔的行動解釋為「天國業已臨在」的記號

;馬爾谷福音也清楚地表達這樣的關連:他在谷一15先報

導耶穌宣報天國臨近,現在就以福音中耶穌所行的第一個

奇蹟加以證實,使人從相反        天主旨意的惡魔力量中得到

釋放。

 

【魔鬼的知識】

惡魔的喊叫聲並非只是由於恐懼就無意義地胡亂吼叫,牠

們(複數)的喊叫聲顯示擁有超越人性的知識,知道耶穌

所有的派遣及祂超越一切的能力,並宣告耶穌真實的身分

:「        天主的聖者」。

魔鬼稱耶穌是「        天主的聖者」,表達耶穌是被

天主的光榮充滿,和不潔的邪魔的污穢邪惡形成極端對比

;但是,知識並不等於信仰,牠們雖然認識耶穌,卻不肯

信從祂。

 

【驅魔】

耶穌以兩個簡短的命令句將惡魔驅逐出去:「不要做聲!

從他身上出去!」(谷一25

耶穌的話語本身就帶有權威,所說的必能實現,完全不須

再外加其他任何媒介或因素。

惡魔雖然還拚命做困獸爭紮,「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卻

毫無用處,頂多只能「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

谷一26);驅魔奇蹟立刻就實現了。

 

【奇蹟的效果】

相對於驅魔故事的簡短,經文敘述在場群眾們的反應則詳

細得引人側目;他們完全不知所措、「大為驚愕」!

福音作者巧妙地透過他們的彼此詢問,強調整段敘述根本

的主題:整個事件使人瞭解耶穌的宣講充滿權威,是「新

的教訓」,耶穌的聲譽也因此立刻「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

各處」(谷一28)。

這個事件是「新的教訓」;因為,人們由這個事件「能夠

所學習」,亦即正確地瞭解耶穌所宣講的「

天主的國」(谷一15)。

 

【綜合反省】

在耶穌公開生活之始,馬爾谷就報導這個故事,講述耶穌

以言語、以行動證實祂自己所宣報的福音:「時期已滿,

天主的國臨近了」(谷一15)。

這段故事也帶領讀者一起再次肯定耶穌超越邪魔,每個人

都應在耶穌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肉體與靈魂都得到好處;

更重要的是,由耶穌的言行認出祂真正的身分,並因此信

從祂。

此外,魔鬼超越常人的「知識」也提醒基督徒,信仰不只

是知識,知道並不等於信從。

當然,每個人都應不斷在信仰知識上成長;但是,更重要

的是,要真實地信靠、服從耶穌基督。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