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在慷慨中與耶穌親近
依五十三 2 ~ 3,10 ~ 11;希四 14 ~ 16;谷十 35 ~ 45
今天的福音給我們三件驚喜;第一篇讀經告訴我們,雅各
伯和若望兩位使徒是載伯德的兩位兒子,他們靠近耶穌,
向祂請求離祂最近、最榮耀的位置:『主,請賜我們在祢
的光榮中,一個坐在祢的右邊、一個坐祢的左邊』。
他們在談耶穌的榮耀,希望能夠分享這榮耀。
這個問題讓人很吃驚;因為,福音中敘述,他們是在耶穌
剛剛第三次說過自己的苦難之後問這個問題。
耶穌告訴他們:『看,我們要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
交付給司祭長和經師,他們要定祂的死罪,要把祂交付給
外邦人;這些人要戲弄祂、嘲笑祂、要侮辱祂、鞭打祂,
最後,要殺害祂;但是,三天以後,祂必要復活』(谷 十
33 ~ 35 )。
耶穌剛剛講過自己會受苦難、會受侮辱和虐待;然而,這
兩位弟子卻請求榮耀的位置,他們實在是蜷縮於自己的內
心,不聽耶穌到底在說什麼。
我們常常也是如此;耶穌向我們啟示祂怎樣因愛承受苦難
和死亡,我們卻尋找特權、優勢與個人私心的滿足;我們
總是陷於自己的野心內、尋找榮耀。
這裏還有另一點使我們驚奇;耶穌回答兩位弟子,同時設
有條件:『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飲
的爵嗎?或者,你們能受我受的洗嗎?』
【飲我飲的爵】,直指耶穌的苦難。
在革責瑪尼山園,耶穌請求 天主父讓這杯遠離自己;如
果,可以的話。但是,祂將 天主父的意志放於首位,接
受這杯。
耶穌的洗禮,是血洗;兩位弟子慷慨地回答耶穌 : 『我們
可以』,滿懷激情。
但是,這時,耶穌給他們一個特殊的回答,宣告兩位弟子
的殉道:『我飲的爵,你們必要飲;我受的洗,你們必要
受』。
接下來,我們期待『你們一個會坐在我的右邊、一個坐在
左邊』 ?
耶穌提出了條件,弟子們接受了;可是,出乎意料,耶穌
的回答是:『但是,坐在我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的
,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
耶穌與兩位弟子的對話似乎是個陷阱,他們似乎被欺騙了
;他們接受了條件,卻不能得到他們所請求的,這對他們
真的是太失望了。這怎麼能夠被理解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這理解為恩寵。
耶穌將他們從自私中解放,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愛、讓他們
靠近自己。
他們請求與祂同在榮耀中;耶穌告訴他們,更加重要的是
,在愛中、在慷慨中與祂靠近,這是最重要的恩寵。
耶穌左邊或右邊的位置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與祂共處
於慷慨的愛中;耶穌給了他們這恩寵,引他們進入了自己
的愛。
福音接著告訴我們:那十位聽了,就惱怒雅各伯和若望;
其他的弟子們所以惱怒,是因為他們有著與雅各伯和若望
同樣的野心。
同樣的事情也常常發生在我們中間,我們為別人所做的事
情惱怒;因為,我們也想望同樣的事情,我們常常討厭看
到別人擁有我們希望的事情。
這時,耶穌就將弟子們都叫到一起來,給他們講一個非常
重要的教導:『你們知道,在外邦人中,有尊為首領的主
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
世界常常就是這樣:許多有野心的人,成功地向別人施加
他們的意志、向別人發號施令,讓別人服從他們。
但是,你們中間卻不可以這樣;耶穌告訴弟子們,他們的
作為應該與世俗的頭腦不一樣。耶穌將思維方式倒過來,
祂指出:『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做你們的
僕役』,如同耶穌在其他場合講的一樣,如谷九35 。
耶穌在這裏告訴弟子們,真正的偉大是什麼、真正的價值
是什麼。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向別人強加自己的意志,是在於服務
、在於時刻準備好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實現一個美麗的生
命,生活出人的尊嚴;這才是真正被 天主所喜歡的,才
符合於耶穌所要求的以及耶穌自己所做的。
事實上,耶穌這樣結束祂的教導:『人子不是來受服事,
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做贖價』。
如果,我們希望與耶穌活在一起,每個人就應該根據自己
的能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服務者。
我們不應該有野心,置自己於別人之上,統治別人;應該
有抱負去服務別人、慷慨地幫助別人。
耶穌親自實踐了最完美的服事,直到交付出自己的生命,
為大眾做贖價;再也沒有比耶穌所做的這種服務更加徹底
、更加完美的了。
第一篇讀經向我們解釋,耶穌交付自己的生命、為大眾做
贖價是什麼意思;依撒意亞告訴我們 上主的僕人的故事
:『祂受盡了侮辱,被人遺棄;祂真是個苦人,熟悉病苦
。…… 上主的意旨是要用苦難折磨祂,當祂犧牲了自己
的性命、做了贖過祭時,祂要看到祂的後輩延年益壽。
……我正義的僕人要使多人成義;因為,祂承擔了他們的
罪過』。
這是最偉大的服務:將別人的罪過揹在自己的身上,用自
己的生命去贖出別人。
當我們要估計我們的生命時,我們應該常常將這個楷模放
在眼前;我們真的效仿了這種慷慨、謙卑的服務嗎?
或者是希望置自己於別人之上,希望自己有一個比別人更
加優越的位置?
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努力向耶穌那樣服事人。
第二篇讀經也同樣讓我們看耶穌是如何服務於人的。
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祂經受了各種各樣的考驗,祂
處處相似於我們,只是沒有罪過。耶穌接受了人間所有的
苦難,與我們完全徹底的團結合一,這使祂有能力深刻地
分擔我們的命運。
為了真正、具體地瞭解別人的苦難,需要具體地去體驗他
們的苦難;耶穌承受苦難,為了有能力理解我們的脆弱,
並且深刻、徹底又完美的給與我們 天主的慈悲。
我們也應該效仿耶穌,當我們自己有苦難時,我們應該也
想到受苦難的其他人,應該高興地以某種方式分擔耶穌的
苦難、愛以及慈悲。
我們同時應該放棄尋找個人的好處、個人的方便和權利,
應尋找與耶穌共同慷慨、謙卑地服務於我們的兄弟姐妹。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