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後的喜樂 (若十五 1~8)
作者 蔣劍秋神父
耶穌說 : 「我是真葡萄樹,我 父是園丁,凡在我身上
不結實的枝條,祂便剪掉;凡結實的,祂就清理,使他
結更多的果實;你們因我對你們所講的話,已是清潔的
了。
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正如枝條若不留在葡
萄樹上,憑自己不能結實;你們若不住在我內,也一無
所能。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
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
能做。
誰若不住在我內,便彷彿枝條,丟在外面枯乾了,人便
把它拾起來,投入火中焚燒。
你們如果住在我內,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
願意什麼,求罷 ! 必給你們成就。
我 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如此,你們就成
為我的門徒。
『凡結實的,祂就清理,使他結更多的果實』;懂得園藝
的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方面,【清理】 ( 轉變 ) 與【多結果實
】 ( 喜樂 ) ,會令人感到是種強烈的對比。
【清理】會產生混亂;有混亂的地方,又是做抉擇最好的
地方。
先看掃祿,他,原是一位非常虔誠、熱心的法利賽人,以
迫害基督徒為己任;結果,他從馬上摔下來,爬起來後,
竟轉變為基督的宗徒,改名保祿,以宣講基督為榮。
他從前的朋友遠離他,甚至,要殺害他;在經過一段艱苦
的歲月之後,他終於建立起和諧、平安的團體。
再看看亞西西的方濟各,他原是富家子弟、紈絝少年,揮
霍無度,酒肉朋友一大堆;有一天,他見到他不屑一顧的
癩病人,竟然,下馬、親了他;頓時,他覺得,
天主是在窮人身上,他決定轉變。
他父親的友人都不理睬他;經過一段混亂、艱辛的日子,
他終於建立起以仁愛為重的小兄弟團體。
一個大家庭有意搬家,搬往何處,需要大家決定;做父親
的,決定放棄自己獨斷獨行的作法;做妻子的,決定不要
去左右丈夫;做公婆的,決定尊重兒子和媳婦的意見。
大兒子代表大家發言、溝通;人人透過自我的轉變,彼此
的捨己從人以及對主、對人的信心,使原本的家庭更和諧
、團結,充滿了愛。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應該常問自己 : 我是誰 ? 我為
了誰 ?
一位教徒想要成熟,單在教堂登記,是不夠的;他應該為
了自己的團體、轉變自己。
只有團體的每一份子都能自我轉變,在慌亂不清的情況下
,才能做出為團體有利的決定。比方 : 戒除毛病、加強服
務,轉變初期、混亂不清之後,卻會脫胎換骨。
剛清理過的枝條,十分難看;可是,過一陣子,會長得特
別茂盛。讓我們祈求【園丁】將我們【加以清理】,使我
們能結出更多的果實,使我們所居住的團體能更健全。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