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與突破 復活期第六主日
宗十五 1-2,22-29;默二十一 10-14,22-23;若十四 23-29
默想:
今天的第一與第三篇讀經都提到聖神;讓我們以聖神的恩賜來做主題。
教會常說聖神七恩;其實,聖神的恩典又豈止七個?
不過,聖經的數字七,包含圓滿的意義。
今天,我們反省兩件聖神的恩賜,就是分辨和突破;傳統稱為,上智和明達的
恩賜。
第一個恩賜是分辨。
當有兩個或以上的選擇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不知選那一個好;我們求
天主聖神幫我們辨別那個是 天主的意思。
做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必須選擇善,不應選擇惡。
例如,「包二奶」的問題,基督徒根本不須勞煩聖神來幫我們分辨是否應該
「包二奶」;因為,這與基督徒的身分是完全不相稱的。
聖經清楚地稱這些為淫亂,基督徒絕不可將淫亂看成浪漫。
但是,我們所講的分辨,是指兩個都是善的價值在面前,自己不知道那一個是
更好;這個時候,我們才呼求聖神幫助分辨那一個是 天主的意思。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就是這個情形;兩批不同的基督徒,猶太的基督徒和外邦人
的基督徒發生了爭執,彼此都覺得自己有理由。
猶太的基督徒因熱愛舊約的法律,對他們來說,割損是重要的事情,是與
天主訂立盟約的標記,其他法律則助人過聖潔的生活;所以,他們要求外邦的
基督徒守同一的法律,共享 天主這份恩賜。
但是,聖保祿卻認為,信仰耶穌基督才是最重要的事,是聖神使人自由,使人
聖潔;所以,基督徒是因信而成義,不是靠遵守法律。
這一份自由和恩賜,比從前的法律更大和更好,更是好消息;基督徒沒有理由
再走從前的舊路。
今天的教會已採納了聖保祿的講法;因為,我們不是猶太人,對猶太的法律沒
有一份情意結。
另一方面,聖保祿的主張已成為教會的主流;然而,在當時,是不清楚的,聖
保祿亦不是教會內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因此,教會需要祈求聖神幫他
們辨別那一個是 天主的意思。
在辨別的過程裏,雙方都願意聆聽,都有機會發表意見。
世人的爭執不能解決,往往因為不想聆聽對方,以為自已擁有真理的全部。
當人一關閉自己,不願意向聖神開放,辨別便不可能;因為,每人只願別人接
受自己的意見,好像連 天主也要遷就自己的意見,人不再是承行
天主的聖意了。
如果,當天,雙方都堅持到底的話,教會便立刻分裂了。
可幸,當日,聖神的確在運作;雙方都持開放的心,聆聽聖神藉別人所說的話
;在一個祈禱的氣氛下,他們接納了雅各伯折衷的建議。
他們清楚知道,這是「聖神和我們的決定」;聖神幫助他們辨別,在這個環境
下,教會的共融比彼此堅持自己有真理更重要。
很可惜,日後的基督徒沒有好好把握這個寶貴的啟示;為了維護真理,不惜傷
害共融與愛德,造成教會四分五裂;大家都沒有善用聖神分辨的恩寵,使聖神
憂鬱。
第二個聖神的恩賜是突破。
福音中,耶穌說:「聖神必要教導你們一切,並且,使你們記起我對你們所說
的一切」。
聖神能夠教導我們,使我們明白耶穌所講的道理。
我稱此「明白」為「突破」,即一種豁然貫通、大徹大悟的經驗。
在人生活的層面上,我們能有一種突破的愉快經驗;例如,學習游泳、踏單車
、溜冰,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會有一種成功突破的經驗,感到很開心。
在倫理的層面上,我們也能有突破的經驗;小則能夠戒掉壞習慣,大則從為免
受罰而守法,進而明白守法在群體中的價值,這些都是倫理上的突破。
福音上所說的,是信仰上的突破。
我們的親友中有人生活混亂,漫無目的,不知何去何從,或生活只是為賺錢,
對信仰的事,沒有一點興趣;但是,過了一段時期,一些經驗使他整個人變了
,他自己和其他人都感覺到他的改變,變得很虔誠,懂得為人去生活,對耶穌
基督開始感到興趣,主動閱讀宗教書籍,每晚都祈禱,甚至每天望彌撒,對未
來充滿希望,抱著樂觀的精神,這就是來自聖神的突破。
這是聖神的創造、聖神的明達恩典;今天的教會仍有這一份來自聖神的經驗。
今日,神恩復興運動大行其道;其實,只是重溫初期教會對聖神的經驗,相信
聖神是「主及賦予生命者」。讓我們相信聖神仍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我們去
分辨 天主的聖意,使我們有信仰的突破,大徹大悟耶穌基督的道理。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信仰停滯不前;不妨向聖神呼求,幫助自己突破,感受
到那份來自聖神的經驗。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1. 聖神能帶給我們那些恩賜?我曾經善用過這些恩賜嗎?帶給了我那些信仰上
的益處呢?
2. 如果,我們為了維護真理,卻犧牲了共融與愛德,將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們
要如何來分辨那一個是更好的選擇?
信友禱文:
請為新領洗的教友祈禱
懇求聖神教導他們如何分辨 天主的旨意,並能善用恩賜,在生活中引導他們
的信仰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