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葡萄樹(若十五 1~8)
張春申神父 著
葡萄樹的比喻,是耶穌在最後晚餐席上,宗徒領了聖體聖血之後講的。
雖然,從人世的時間來看,此時,耶穌尚未死亡、復活;不過,若望福音早已
把當時的事跡視為耶穌透過自己的苦難與光榮而有的流露;為此,葡萄樹比喻
和聖體聖事必須與復活的基督相連,才能顯出豐富的意義。
事實上,教會今天是在復活期感恩禮的聖道禮儀中誦讀葡萄樹的比喻,使我們
再次經驗復活的基督賜予的救恩。
耶穌是真葡萄樹,宗徒是枝條,這是一個比喻;但是,也足夠清楚地表示基督
與宗徒在生命上的連繫,這個連繫,在聖體聖事中充分地表達出來。
原來,宗徒跟隨基督,早已因著信仰,同祂在生活上有所連繫。現在,在晚餐
中,耶穌建立聖體聖事,提前將復活境界的聖體聖血授給他們,讓他們經驗更
深的連繫,亦即福音中所說的:「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
聖體聖事,是光榮復活的基督藉著餅酒的標記,真實地臨在人間。復活的基督
已經生活在永恆的 天主內,不再受到物質世界的束縛,而是如同精神體一般
的自由,超越人間的限制。祂通過餅與酒的標記,臨在人間;也通過餅與酒的
標記,住在領受聖體聖事的基督信徒內;所以,祂說,我住在你們內。
正因為復活的身體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凡是領受聖體的人都融合在同一基督
身體內,所以,祂說,你們在我內。
世上的物質不可能彼此滲透性地同在;不過,復活的基督超越物質世界,所以
,可能與人類如此互相滲透性地同在。的確,我們無法應用想像來說明,只能
在信仰中,應用理智稍為解釋;耶穌自己所講的葡萄樹比喻,也只是說明藉著
復活賦予的救恩,人類在生活上與祂密切聯繫的一面。
保祿宗徒所講的「基督身體」道理,與葡萄樹的比喻是一個對照。
保祿在許多機會上講過基督身體的道理,為了配合今天的福音,最好提出格林
多前書第十章的思想。格林多教會雖然享有 天主聖神賞賜的豐富恩惠,但是
,缺點也不少;其中一點便是,有些教友歸化後再拜邪神。
於是,保祿根據基督身體道理,勸告他們;他說:「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
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
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格前十 17)
原來,為保祿而論,基督信徒雖多,藉著同一聖體聖事,大家在基督身體內,
成了一個基督的身體;因此,不能再去崇拜邪神,與邪魔有份。
所以,藉著基督復活,藉著領受聖體聖事中復活的基督,信徒在祂內,祂也在
信徒內,彼此成為一個基督的身體,如同葡萄樹與枝條彼此成為一體一樣。
可見,若望福音中的葡萄樹比喻,與保祿書信中的基督身體,基本上表達同一
救恩,那便是復活的基督與信徒在生活上的密切聯繫。
由於這種聯繫,我們還可以應用保祿宗徒的話說:「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
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其結果便是如同今天福音中所說的
,能夠在生命中結出許多果實;同時,我們的祈求,已經不是我們祈求,而是
基督在我們內祈求,所以,一定會蒙俯允。
今天,教會再次採用若望福音,藉著葡萄樹比喻,讓我們經驗復活的基督賦予
我們的救恩,是多麼深湛!
反省與行動:
我能體會基督是葡萄樹,我是葡萄枝嗎?
我是如何經驗到耶穌說的:「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
保祿宗徒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是如何活
出在我內的基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