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潔淨聖殿
房志榮神父著
默想:
四旬期第三主日,甲、乙、丙三年都採用若望福音;今年
乙年的內容是耶穌潔淨聖殿。
這裏需要澄清一個問題:三部對觀福音都記載了耶穌潔淨
聖殿這回事,而且,一致把它放在耶穌宣道生活之末(瑪
二十一、谷十一、路十九);但是,若望卻把它放在耶穌
公開生活之初,緊隨著祂所行的第一個、變水為酒的奇蹟
;到底該相信三部對觀福音、或是若望福音的報導呢?
這就牽涉到對觀福音與若望福音之間的微妙關係。
對觀福音所報導的耶穌宣講天國,只有一年時間,也只上
過耶路撒冷一次,為完成逾越奧蹟。潔淨聖殿是一件要事
;所以說,是在耶穌到達耶路撒冷後發生。
但是,若二13所說「耶穌便上耶路撒冷去」,是祂宣講生
活中第一次上耶路撒冷,以後,還有幾次。
若二13 ~ 25把耶穌潔淨聖殿一事描寫得十分生動,並極富
神學內含;首先是,在聖殿的外院,耶穌用一條以繩索做
成的鞭子把買賣的人趕出去,把兌換銀錢者的銀幣倒在地
上,推翻他們的桌子;對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搬
出去,不要使我 父的聖殿成為商場」。
這些舉止讓我們體驗到耶穌的熱誠、嚴肅和溫暖。
祂回答猶太人的話 : 「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以內,我
要把它重建起來」;充滿了神學意味,猶太人不懂,門徒
們也不懂,要等到祂從死人中復活以後,門徒才想起祂說
過這話。
在此,可以回答前面的問題:是若望讓我們知道,耶穌的
公開生活經歷過三個寒暑;因為,若望福音說,耶穌在公
開宣講期間,至少三次上耶路撒冷參與逾越節慶典。
讀經一、出二十 1 ~ 17敘述 天主在西乃山頒佈十誡。
十分引人注意的是,十七句經文中,前十一節都闡述第一
塊石版上刻著的前三誡:「不可拜邪神」、「不可妄呼
上主、你 天主的名」、「不可冒犯安息日」。
第二塊石版上刻的後七條誡命是人彼此間的關係,其中,
第一條就是孝道:「要孝敬父母,使你在你的
天主 上主所賜予你的土地上延年益壽」。
餘下的六條誡命都是每條短短的一句、或不到一句的話。
為何有這樣的長短差別?
也許是因為橫向的倫理道德在各文化中已有足夠的陳述;
但是,天人之間的深度關係需要進一步的啟示,前三誡所
舉的許多闡釋就是一個範例。
這也幫助我們了解福音中耶穌的態度:「我對祢殿宇所懷
的熱忱,把我耗盡」。
今天的書信、格前一22 ~ 25短短四節經句,說出基督信仰
的悖理性或弔詭(Paradox);保祿這一段話的表達真可謂
入木三分,使人無可逃避。
要麼,選擇猶太人的神蹟;要麼,尋找希臘人的智慧;但
是,保祿說,他所宣講的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前者以之為絆腳石、後者視之為愚蠢;可是,為那些蒙召
的人,基督,卻是 天主的大能和 天主的智慧;因為,
天主的愚妄也比人明智、 天主的孱弱反比人堅強。
這是保祿極具信心的話,他絲毫不懷疑這些話的真實和可
信;因為,是來自耶穌自己的生活和宣講。在祂佈道之初
,已向猶太人交代過:「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
我要把它重建起來」;就是指祂被釘十字架及三天後的復
活。
反省與行動:
1. 耶穌潔淨聖殿,為我有什麼啟示?
2. 我明白耶穌所說的:「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
我要把它重建起來」嗎?
3. 我對 天父的殿宇滿懷熱忱嗎?
我如何效法耶穌,使聖殿成為名符其實的祈禱之所?
禱文:
1. 請為候洗者祈禱
主耶穌對撒瑪黎雅婦女說,誰若喝了祂賜下的水,將永
遠不渴。
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即將領受入門聖事的候洗
者內心燃起重生的渴望,努力革除舊習,在洗禮中暢飲
永生的活水。
2. 請為聖教會祈禱
主耶穌潔淨聖殿,恢復了聖殿的聖潔;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重整對信仰的熱忱,活出
天主子女的聖潔,成為名符其實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