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慷慨地給予我們所需
依五十五 6-9;斐一 20c-27a;瑪二十 1-16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給我們的教導讓人相當困惑;似乎
,祂有點不夠正義。
事實上,耶穌是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不要停留在狹窄的
正義概念內;要向 天主性的慷慨開放,改變我們的視野
這裏講的是,一位主人請工人們去他的葡萄園裏工作,在
日落,付他們工錢的比喻。
為了準備這段福音的教導,今日禮儀第一篇讀經選讀依撒
意亞先知的一段簡短經文,文中, 天主說:『我的思念
,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道路,也不是我的道路』。
我們有的,是人的想法;但是, 天主的想法非常不同。
我們被邀請、接受 天主的想法,分享
天主的仁愛和喜樂。
我們不應該停留在塵世的層次、狹隘的領域;而是要打開
我們的心。
主,是慈悲的、富於寬恕、充滿慷慨;並且,希望把祂的
慷慨通傳給我們。
這比喻講述,一位主人多次僱用工人為他的葡萄園工作;
早晨一大早,他出去、找到一些工人,與他們約定勞動一
天的工資是一塊錢。
然後,上午九點左右,他又出去,看到還有一些人閒著,
便僱用了他們。
約在中午和下午三點鐘,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最後一趟是五點鐘左右,看到還有人沒工作,就對他們說
:『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呢?』
他們回答:『因為,沒有人僱我們』。
主人將這些人也派到自己的葡萄園,只讓他們工作了一個
時辰。
最後,主人對他的管家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
;從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來的』。
這個細節表達了耶穌的意旨:祂想準備一個驚奇,表現在
教人困惑的支付工資上。
那些在下午五點被僱用的工人各自得到一個銀幣,也就是
與那頭批工人所談好的工錢。
當然,那些一大早開始工作的人以為可以得到更多的報酬
;但是,他們得到的也是一塊錢。
他們就抱怨主人:『這些最後受僱的工人,不過只工作了
一個小時,你竟然把他們與我們這些整天勞苦、受熱的一
樣看待』。
我們也會覺得,主人的舉止很不公平。
但是,主人向其中的一位解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
你;你不是與我談定了一個銀幣嗎 ?』
主人付給那些清晨來的工人約定好的工資,這是公正的行
為。
可是,隨後,他向我們展示出另一種前景、那是慷慨:『
我願意給這些最後來的和給予你的一樣多』;也就是說,
主人願意慷慨對待那些最後一小時來的工人。
他們沒有對掙得的工資付出應該做的勞動;但是,他們需
要這些錢去生活;主人知道他們的需求,所以,慷慨地多
給一些。
他說:難道,不許可我拿我的財物做我所願意做的事嗎?
我們需要區分兩件事:一方面是公平、另一方面是對有需
求者的慷慨。
那些最後一個小時來工作的人是失業者,他們什麼也掙不
到;他們需要工資,所以,主人慷慨地給他們所需要的。
我們可以滿意地看到,福音中的這個教導,今天,在我們
的社會中已實現了。
今日所頒佈的法律也同意沒有工作的人得到金錢:為失業
者預定一項福利津貼,這津貼沒靠工作掙得,卻是他們的
生活所需要的。
他們也可得到家庭補助金:兩位做同樣工作的人,那沒有
兒女的,領取正常的工資;那位有兒女的多得到一些。
社會已明白,不可把自己僅僅建在公平分配的基礎上。
當然,達到這樣的解決方式,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因為,
大多數的人按照公平分配的原則來推論(做同樣的工作,
應該得到同樣的薪水),卻不考慮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不過,今天,有一整套社會法考慮到這些需求;比如,如
果,一個人病了,不能工作,照樣領薪水。這從公平分配
的原則來看,是不公平的;但是,從健康的社會結構來看
,是公平的。
如此,我們看出,本主日福音的教導已經滲入到了我們這
個時代人的頭腦裏,並且改善了社會關係,這是我們非常
高興的一個理由。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篇福音的教導也涉及到我們本人:
我們需要有一個開放的頭腦、一顆慷慨的心;如果,我們
希望有 天主的思想,就不應該死守公平分配的原則;卻
應該關注他人的需求。
這一點,在國際關係中也變得深具現實意義:富裕國家應
該幫助貧窮國家。
這裏,不涉及公平分配;事實上,根據這公平原則,那些
富國是靠工作、勤奮和許多智慧而致富的,現在理當擁有
財富。
但是,今天,他們更加關注到富者該當考慮到貧者,用具
體的捐獻,而且還以自己的工作來幫助他們致富。這樣,
我們就看到基督徒思想真的漸漸滲入到我們的社會中。
第二篇讀經與福音沒有非常直接的關聯,可是,它向我們
介紹了保祿的慷慨。
他,在監獄裏,正在等待審判;他反省並確認,死亡,對
他來說,是一種獲益;藉著死亡,可以與基督達到決定性
的合一、與基督完美的結合。
從另一方面來看,面對斐理伯人,他明白有必要進行他的
使徒工作。生活在肉身內,意味著我還能獲得工作的效果
;所以,他選擇繼續為斐理伯人工作,不計較報酬、工資
,但願為了服務於 天主慷慨的工作。
在這篇讀經中,保祿宗徒表示,他沒有一個狹隘的頭腦,
但有一顆寬闊的心。這就與第一篇讀經和福音一脈相承:
採用 天主的思想,放棄人的思想、人的邏輯方式,並且
寬宏大量地去行事。
我們慶祝的彌撒聖祭將我們引向同一方向,要把耶穌的慷
慨注入我們心中;祂為了我們罪人交出了祂的生命。
為了與祂結合在一起,我們必需接納祂的這種慷慨,放棄
十分狹隘的人的思想。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