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都是被耶穌深愛的對象
路七 36~50
聆聽聖言
有位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衪便進了那法利塞人
的家中坐席。
那時,有位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說耶穌在
法利塞人家中坐席,就帶著一玉瓶香液來、站在衪
背後,靠近衪的腳哭開了,用眼淚滴濕了衪的腳、
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衪的腳,以後,
抹上香液。
那請耶穌的法利塞人見了,就心裏想:「這人若是
先知,必定知道這位摸祂的人是誰、是怎樣的女人
:是一位罪婦」。
耶穌發言對他說:「西滿,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
西滿說:「師傅,請說罷!」
「一位債主有兩位債戶,一位欠五百德納、另一位
欠五十;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
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
西滿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
耶穌對他說:「你判斷得正對」。
衪遂轉身向著那婦人,對西滿說:「你看見這位婦
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
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
你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但是,她自從我進來,就不
斷地口親我的腳。
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液抹了我的腳。
故此,我告訴你: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
愛得多;但是,那少得赦免的,是愛的少」。
耶穌遂對婦人說:「妳的罪得了赦免」。
同席的人心中想道:「這人是誰?祂竟然赦免罪過
!」
耶穌對婦人說:「妳的信德救了妳,平安回去罷!」
釋經小幫手
人看外表,耶穌看人心;法利塞人看見的婦人
就是城中的罪人、人人排擠的對象。
按照法利塞人西滿先入為主的觀念,女人無論
做什麼,都是令人討厭的罪惡行為,而且,誰
跟她來往,也被沾上同樣的罪污。
耶穌看見的,是一位渴望被寬恕的女人;所以
,無論婦女做什麼,都是求寬恕的行為。
主耶穌啊!祢的看法跟我們的差好多喔!
我們大部份的人都是用頭腦來判斷人,祢卻用
心去體會婦人的痛苦和孤單。
用頭腦來判斷,只會讓人與人更有距離感;用
心去同理對方,卻會體會一些他人心裏面複雜
的感受。
耶穌為了讓西滿從頭腦的判斷下到心裏的同理
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讓他發現自己有些判斷
上的偏見;耶穌並沒有立即判斷西滿、沒有用
教條式的指責他不該這樣判斷別人。
反而,透過小故事,耶穌肯定西滿判斷的能力
;但是,也指出他的不足,就是他對婦人缺乏
愛的判斷、也對耶穌缺乏愛的招待。
西滿似乎沒有用心去對待人,是用慣性的思維
模式去對待身邊的人。
耶穌的方式多麼仁慈、也多麼正義啊!
只有從憐憫出發,我們才能學習耶穌去做正確
的判斷,看到對方首先是被 天主愛的對象,
無論行為如何,他身為人的價值永不可改變。
你和我就是那婦人、也是西滿,都是被耶穌深
愛的對象、也都是需要被拯救的對象。
品嚐聖言
你是否能「用心」去品嚐耶穌對婦人和西滿的
憐憫呢?
活出聖言
嘗試先去同理他人,然後,才用理智做判斷和
決定。
全心祈禱
主耶穌,求幫助我的雙眼帶著平安和憐憫去看
身邊的人、去看自己。
歡迎收聽語音檔,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