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活出相稱信仰的生活

 

智二 1217 ~ 20;雅三 16 ~ 四 3;谷九 30 ~ 37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兩次談到耶穌的苦難:選自智慧篇

 

的第一篇讀經,以令人震撼的方式談了惡人對義人的仇視

 

;福音中,耶穌預告祂將受苦難。

 

從這段福音中,我們看到,門徒們並沒有明白耶穌宣佈的

 

這個訊息,他們的行為舉止也與這個訊息不符。

 

這給了我們一個教訓,就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必需符合我

 

們對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耶穌的信仰。

 

福音作者告訴我們:耶穌和門徒經過加里肋亞,耶穌卻不

 

願叫人知道;因為,那時,祂教訓祂的門徒,給他們說:

 

『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

 

天,祂必要復活』。

 

福音作者馬爾谷隨即說,門徒不明白這些話,卻又不敢請

 

祂解釋。

 

耶穌所預告的非常清楚:正是祂的苦難和復活;門徒們卻

 

另有期望。因此,耶穌的話不能進入他們的腦中。

 

對他們來說,默西亞應該獲得勝利、應該凱旋。

 

因此,默西亞不應該被交到仇人手裏、不應該被殺死。

 

再說,「復活」這個詞的意思,在當時並不很清楚;我們

 

有一個特定的詞來表達「從死中復活」,當時,所用的詞

 

的意思則非常廣泛,一般用「再起來」、「蘇醒」這些詞

 

來表達。

 

使用這些詞可能會被人誤解;不過,最明顯的是,門徒們

 

沒有以符合信德的態度來看耶穌的這個預告;因為,他們

 

立刻互相爭論誰最大。

 

耶穌宣佈了祂將受淩辱,『被當做罪犯般交到人的手中,

 

最大的淩辱則是被判刑並被殺死』;但是,門徒們卻在想

 

誰最大、討論誰應該坐首位。

 

這一切都與他們的信德不符;因為,他們所跟隨的老師不

 

找榮譽和高位,卻是服侍他人、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來

 

救贖許多人;即使如此,他們仍然在期望做最大的。

 

我們也經常在生活中不符合信德的要求,反而是順著我們

 

的人性力求達到自己的抱負、高位和榮譽;耶穌因此像對

 

門徒們一樣也訓導我們說:「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就

 

當做你們的僕役」(見瑪二十27);這便是福音的精神所

 

在:服事人才是真正的偉大。

 

然而,我們很自然地會不依照這邏輯行事;我們的人性令

 

我們認為,服事人的人地位卑微,不是在首位,是在末位

 

。那被人服事的人才在社會上地位高、受尊敬,人們都以

 

他為首。耶穌卻教導我們,服事人的人才真正大。

 

因此,誰若不服事人,便不是大的,不能為首;若要為首

 

,就必需坐末座,好服事所有的人。

 

耶穌的這個訓誨非常精闢,要求非常高;同時也非常美好

 

,是我們所需要的。

 

耶穌要求我們,不要重視榮譽;要服事他人。

 

一位卑微的僕役比一位不服事人卻讓人服事的富人更大。

 

然而,在社會中,卻是與這相反的思想不斷湧進我們的腦

 

中,我們應該抗拒這類世俗的思想,依照福音教導我們的

 

原則來衡量所有的事物,就是:「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

 

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耶穌為了令門徒們更能明白祂的這個教誨,便領了一位孩

 

子過來,放在他們中間;祂將孩子抱起來,對他們說:

 

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位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

 

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耶穌的話讓我們明白:服事人,包括了收留人,尤其是,

 

接待卑微、弱小的人、收留兒童。

 

耶穌表現出對兒童的無限尊重,甚至,把自己當做和兒童

 

同等地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位這樣的小孩子,就

 

是收留我」。

 

教會所有教育兒童的工作,都是本著耶穌的這番話來做的

 

;教會願意以收留兒童的方式來收留    天主。因此,教會

 

致力於為兒童的生活和培育而服務。

 

隨後,耶穌說:「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是收留那

 

派遣我來的」。

 

我們不可能收留    天父那樣重要的人物;然而,耶穌卻用

 

了收留這個詞,祂有意再次說出與世俗觀點不同的思想,

 

就是:誰若想收留    天主,不是尋求高位和榮譽,是要朝

 

低下、卑微去。

 

第一篇讀經讓我們看到,人的思想是如何容易變壞的:不

 

僅不收留義人和    天主;反而,仇視義人,並設法將義人

 

殺死。

 

惡人還常常喜歡以義人的德行為藉口來迫害他、來傷害他

 

;這個現象很奇怪,卻真正存在。

 

智慧篇中這樣說:「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

 

討厭,反對我們的作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

 

行不檢…………

 

來吧!我們用恥辱和酷刑試驗他、查看他是否溫良、考驗

 

他是否忍耐;我們判他受可恥的死刑,看他是否蒙受眷顧

 

,如他所說的一樣」。

 

耶穌受苦難,是因為人的心腸壞;耶穌是如此善良,祂對

 

所有人都如此慷慨、如此慈愛。也正因為這樣,祂受人批

 

評、被人迫害、指責、判刑。

 

我們要祈求    天主賜予我們恩典,使我們與耶穌良善謙虛

 

的聖心相結合,走出這種思想的束縛。

 

在第二篇讀經中,雅各伯勉勵我們相似於耶穌聖心的良善

 

心謙,他要我們不可嫉妒、不可有紛爭;因為,嫉妒和紛

 

爭會引起各種的惡劣行動。

 

他要我們的行為舉動以和平、寬仁、柔順、充滿仁慈和美

 

好果實的智慧為基礎,要不偏不倚,絕不偽善。

 

我們基督信徒的理想是相似於良善心謙的耶穌聖心,我們

 

應該在生活中和在每天接觸的人的關係中實現這個理想。

 

雅各伯嚴厲批評不忠於這個理想的基督信徒;從他的話中

 

,我們可以知道,在初期教會中,有些基督信徒只虛有其

 

名,不是真正度基督信徒的生活,因而受他們自己的私欲

 

偏情的指使。

 

雅各伯宗徒問說:「你們中間的戰爭是從那裏來的?爭端

 

是從那裏來的?」

 

那時,在基督信徒團體中有戰爭和爭端,這是一件醜事;

 

雅各伯這樣解釋這個現象說:「豈不是從你們肢體中戰鬥

 

的私欲來的嗎?」

 

然而,我們必需真正地忠於基督的精神。

 

隨後,雅各伯勉勵我們以正當的方式來祈禱;他說:「你

 

們求而不得,是因為你們求得不當,想要浪費在你們的淫

 

樂中」。

 

我們不應該求得不當,將所求的浪費在淫樂中;應該求得

 

得當,就是說,首先要求    天主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得

 

以在基督信仰生活中、在信德、望德、愛德中有所長進。

 

我們跟隨耶穌,祂以自己的苦難戰勝了邪惡,並以自己的

 

服事人的精神戰勝了自私自利的思想;我們要實實在在地

 

跟隨祂,不要讓我們人性的意願欺騙我們,將我們推上相

 

反的方向。

 

我們祈求    天主賞賜我們恩寵,使我們得以明白,祂今天

 

所要給我們的教誨;也使我們順從聖神的推動,令我們日

 

益相似良善心謙的耶穌。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要活出相稱信仰的生活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