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洗節
依四十二 1-4,6-7;宗十 34-38;瑪三 13-17
在這個主日,教會慶祝耶穌受洗節。
耶穌受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當然,也會令我們
想起我們自己的洗禮。
我們也許不完全明白耶穌受洗的意義;洗禮本身,其實
很簡單,是一個用水來進行的禮儀;可是,它的意義卻
非常的深奧。
耶穌接受洗禮,是一件令人驚異的事;洗者若翰見耶穌
前來、受他的洗,大為驚愕。
他知道,耶穌,是沒有罪的「 天主的羔羊」,隨時可
以做為祭品來奉獻;因此,不需要領受洗禮來悔罪。
因此,他向耶穌說:「我本來需要受祢的洗;祢卻來就
我嗎?」
耶穌知道,自己必需接受洗禮,好能完成全義;因此,
祂對若翰說:「你暫且容許吧!因為,我們應當這樣,
以完成全義」。
耶穌的這句話,對我們來說,似乎有點晦澀不明;
「完成全義」,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看不出耶穌受洗和正義之間有什麼關係;因為,我
們對「義」的瞭解有點狹窄;但是,在聖經中,「義」
這個詞的意義卻非常的廣。
保祿讓我們明白 天主是「正義」的, 天主「寬容」
人的罪,使信仰祂的人成為「義人」。
耶穌來到世界上,就是為了宣揚令人成為義人的
天主的正義;要宣揚 天主的正義,就必需與罪人在一
起,接納罪人應受的待遇。
在 天主的計畫中,無罪的耶穌必需代替罪人受苦,
好使罪人成為義人,就這樣完成全義。
這是一個愛的奧秘,是為了愛發出的關懷;耶穌關懷我
們罪人,為我們打開一條走向成義和成聖的道路。
事實上,洗禮,是一個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徵性意義的
禮儀。在聖經中,水有雙重用途,可以是摧毀的水,也
可以是給予生命力的水。在洪水淹沒世界時,整個犯罪
的世界被毀滅了;但是,我們也看到雨水如何滋潤土地
、繁衍生命。
洗禮,有這雙重益處:一是、浸在能摧毀罪惡的水中;
一是、浸在給予生命力的水中,使保祿說的「新人」具
有生命力。
這樣便完成了全義:一方面消除了罪,同時也獲得了與
天主共融的生命。這樣,水,一方面象徵了痛苦和死亡
;一方面也象徵了神聖的生命。
耶穌浸在水裏受洗,表現了祂願意接受死亡來戰勝罪惡
;受洗後,祂走出水來,展示了受苦難後的復活。
耶穌這光榮的一刻,有聖神和 天父的話做證:「忽然
,天為祂開了;祂看見 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
祂上面;又有聲音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
悅的』。」
這件事向人啟示了 天主聖三,也啟示了耶穌的苦難和
復活的奧秘。在這裏,我們看到,耶穌是
天主父的愛子、是 天父所喜悅的聖子;聖神降在耶穌
上面,這樣,耶穌能夠將祂通傳給所有的信友。
我們因「聖父、聖子及聖神」受洗,洗禮將我們引入了
天主聖三的愛的生活中。
在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先知令我們更好地明白
天主向耶穌說的『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句話
的意義。依撒意亞先知在 天主的默感下,向人們介紹
天主的僕人;祂同時也是 天主所揀選的和所喜愛的:
「請看,我扶持的僕人、我心靈喜愛的所選者!」
耶穌為了完成 天主的計畫,做了 天主的僕人。
祂充滿了 天主的愛,並在 天主愛的帶領下生活。
祂的使命是謙遜;卻堅定地宣揚真道和正義;這兩者應
該同時存在。
依撒意亞先知描述 天主的僕人說:「祂不呼喊、不喧
嚷,在街市上也聽不到祂的聲音。
破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熄的燈芯,祂不吹滅」。
耶穌溫良和謙遜的心靈正是這樣的;先知已經用以上的
話預先描述了。
不過,先知也展示了這位 天主僕人的堅定的一面;他
說:「祂將忠實地傳佈真道;祂不沮喪、也不失望,直
到祂在世上奠定了真道」。
耶穌也正是如此堅定不移,祂本著這樣的堅定、面對了
祂的苦難。
在受苦受難的時刻來到時,祂沒有退卻;反而樂意前往
耶路撒冷,即使,明知此去必需面對苦難和死亡。
當祂被捕捉時,祂阻止門徒們保護祂;祂願意受苦難,
以能奠定 天主的真道。這真道,令人的罪得到寬免,
也令人的生命更加活躍。
先知繼續說:「我、 上主,因仁義召叫了祢,我必提
攜祢、保護祢,立祢做人民的盟約、萬民的光明」。
耶穌在洗禮中展示出祂有如是與選民締結的盟約、有如
是萬民的光明。祂要戰勝邪惡和死亡,把一個屬
神的生命通傳給人;這是一個在愛中共融的生命。
我們的洗禮,是參與耶穌的洗禮;耶穌的洗禮,不僅是
祂職務的開端,祂的洗禮也展開了祂的苦難的痛苦和復
活的光榮。因此,我們今天應該重新意識到這個意義。
我們應該明白,耶穌受洗節,要我們竭盡己力,像耶穌
一樣生活,就是,戰勝邪惡,不斷地使自己與
天主的共融一日比一日更加密切。
我們接受洗禮,意味著我們罪的死亡,一個正義和聖善
的新人在我們內誕生。這樣,我們便有資格為自己的領
洗自豪了。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