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八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周三公開接見
活動時,在要理講授中,教宗方濟各繼續以《宗徒
大事錄》為主題,省思了保祿被解往羅馬途中遭遇
船難的事件;教宗指出,福音藉助聖神的力量傳遍
了萬民、成為普世佳音,我們應該手捧福音、閲讀
福音。
保祿宗徒被押送羅馬的途中遇到風暴,航行處於危
險中;這時,保祿開口向同行的旅伴們説道:『我
所歸屬和所事奉的 天主的使者今夜曾顯現給我說
:保祿!不要害怕,你必要站在凱撒面前。
看,一切和你同船的人, 天主都已賜給你了』。
(宗廿七23~24)
教宗從保祿宗徒的話中看到兩層意義:我們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神明;即使在危險中,保祿也仍舊守護
其他人的生命並激起他們的希望。
福音透過戰勝考驗得以宣揚,『船難從不幸的境況
轉變為 天主眷顧的大好時機』;保祿和同行者抵
達馬耳他島,情況發生了變化。
教宗強調,馬耳他人善良、信奉神明而且好客,給
這些遇難者提供了溫暖和慰藉。
保祿也憑著基督真正使徒的身分為衆人服務,用一
捆柴燃起火堆;但是,意想不到地被一條毒蛇咬了
一口。
衆人等待他跌倒、死去;但是,他沒有受到任何傷
害;於是,衆人轉念又說 ,他是位神,不是惡人。
事實上,這個恩惠來自於照料他的復活的主;
上主在升天之前說,『信的人,手拿毒蛇,甚或喝
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絕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
,可使人痊癒』(谷十六18)。
根據傳説,從那時起,在馬耳他就不再有毒蛇;這
是 天主因這位如此善良人民的款待而予以的降福。
從那一時刻起,在馬耳他島的停留成了保祿為所宣
講的聖言充實內容的有利時機,同時,他也行使憐
憫的職責,醫治病人。
教宗說,這就是福音的規則:一位信徒體驗到救恩
後,不將這經歷據為己有,是傳揚出去。
善,總要向外傳揚;尋求真理和善的真正體驗,會
按其本質在我們心內滋長,任何人只要深深體會被
釋放的經歷,對他人的需要都會更為敏銳(《福音
的喜樂》勸諭 9 號)。
一位經過考驗的基督徒必會更親近受苦的人,對關
懷他人更加敞開心懷且更有敏覺。
保祿教導我們要緊緊依靠基督,經受住考驗,好使
我們的信念得以成熟,即深信 天主能在任何狀況
中,甚至在看似挫折的境遇中行動,深信所有在愛
內把自己託付給 天主的人都會結出好果子(同上
279)。
最後,教宗表示:今天,我們要祈求 上主幫助我
們在信德的支持下經受住各種考驗;對歷史中來到
我們海岸的許多筋疲力盡的船難倖存者具有敏覺,
好讓我們也懂得以源自與耶穌相遇的兄弟友愛之情
來款待他們;如此,我們就能擺脫那冷漠和非人道
的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