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月六日,我們慶祝了主顯節; 天主向人類顯示了自己。
代表人類的賢士們獻給小耶穌黃金、乳香、沒藥三件禮物;關於【禮物】和【免費】
、【無須償還】的意義,最近,在經濟園地,甚至市場層面也進行了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贈送【禮物】,是不需要對方回贈的;那麼,在經濟園地也一樣嗎?
我們請米蘭比可可大學的經濟政治學教授布魯尼談談這方面的概念:
布魯尼教授說:經濟園地有許多不同的【禮物】和【無須償還】形式;有些可以說
是好的;有些就不怎麼好。經濟園地傳統上所認識的【禮物】爲慈善事業,捐贈,
如從事義務工作等。這種義務工作是免費的,是【無須償還】的,因此,是一種好
的【禮物】。
我認爲,這還沒有完全表現出【禮物】和【無須償還】原來意義的豐富。
意大利文Gratuita`,【免費】、【無須償還】,來自希臘文【Karis】,不僅有
贈送物質禮物的意思,更有如何做出這個贈送禮物的行動;也就是,贈送禮物的態
度的意思,這是一種建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方式。
我喜歡舉【微型財務】、【微型貸款】的援助方式,這些以低利息貸款給窮人的微
型貸款不是禮物,而是一些合同;這些合同的【無須償還】層面,令許多窮人得以
自力更生,脫離貧窮的痛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