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申三十 10 ~ 14;詠六十九 ( 六十八 ) 14,17,30 ~ 31,33 ~ 34,36 ~ 37;


哥一 15 ~ 20;路十 25 ~ 37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章節中,我們聽到,主耶穌派遣了他的七十二位門徒,兩個兩個地去執行


門徒的使命;他們的使命,包括了三項任務,那就是:建立團體,治愈病人以及宣揚


天主的國。儘管,他們的使命都是在爲他人謀求福利,致力於協助他人;但是,却將面對許多


人的反對。


主的門徒不應期待任何報酬或利益,也不需任何人間的保障,只要全心信靠   天主的照顧。


主耶穌要我們將他的平安帶給每個家庭,將和諧、包容、仁愛和寧靜灌輸到世上,這就是


天國的臨在。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申命紀;當以色列民在曠野中徘徊了四十年以後,他們終於來到了摩阿布平原


地區;摩阿布與福地僅僅隔著一條約旦河,這意味著他們就快抵達目的地了。


梅瑟意識到,他與以色列子民相處的時間不多了;就在他與他們告別之前,梅瑟囑咐以色列子民


要信守幷維護與   天主之間的盟約關係。

因著以色列民與   天主之間的特殊關係,他們有責任遵從   天主的命令;   上主的法律是


天主賜給他們的一項特恩,因爲,法律條文清楚地列出了   天主對其選民的指示。他們必須對盟


約忠貞不二;也就是說,以色列子民必須全心、全意地去執行盟約的規定。這不應該是一個負擔


,因爲,這只不過是對   天主爲他們所做之事的回應罷了。


較早時,梅瑟讓他們回顧了當年   天主賜給他們各種的各項恩惠,爲了提醒他們   天主對其誓言


的忠信以及完全投入爲他們謀求福利的事實。

來自   天主的法律和他的神聖子民是完全適宜相容的,幷沒有什麽神秘或任何差距。正因爲這法


律是爲選民的好處而專門制定的,可以說,它近在咫尺,與他們的本性産生共鳴,這也造成選民


想當然地不去珍惜幷遵守它; 因此,梅瑟必須要提醒選民這法律的價值。

保祿宗徒在哥羅森書告訴我們,耶穌基督身爲   天主的肖像,是所有受造物的首生者;保祿這麽


寫道,是爲斷定主耶穌的   天主性以及他在創世之初所扮演的角色。基督生活在這世上時,把


天主愛的救恩帶給墮落的人類;他爲了使萬有與   天主和好,不惜灑下自己的血。


耶穌基督身爲教會的頭及死者中首先復生者,在他身上閃爍著超群和傑出的愛。

今天的福音章節是取自路加福音;福音作者以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故事來教導其團體該如何去關


愛近人。整個故事背景,圍繞在一位法學士想要試探耶穌的事件上;這位法學士想表現自己的學


識,於是,想與主耶穌進行一場辯論;可是,最後,不得不臣服於主耶穌的教導。


路加想從這個故事中帶出的重點是:當我們發現任何人有所需要的時候,這就是一個神聖的時候


;不管,當我們在任何地方發現有所需要的人時,那就是一個神聖的地方;不論,那個有需要的


人是誰,每一位基督徒必須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這位撒瑪黎雅人是我們生活的模範,因此,在傳


統上,我們稱他爲【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換句話說,路加以這故事來爲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這個故事很可能是出自主耶穌的口,他要給予他的聽衆們一個震撼性的教育,好使他們重新思考


天主的恩寵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會在那一類的人身上運作。在主耶穌故事裏,穿針引綫的人物


是一位猶太人;他遇到搶匪,被打得半死不活,躺在路邊不省人事。兩個有能力幫助他的人,一


位司祭與另一位肋未人都從他身邊經過,卻沒有向他伸出援手。當聽衆們聽到兩個人都沒幫助那


位可憐的人,都寄望於第三位人物的出現,希望他會施與援手;他們也希望這第三位人物是具有


代表性的人物,或是他們所歡迎的人物;然而,當主耶穌說出這第三位人物的身分時,却讓聽衆


們大吃一驚。主動幫助那位可憐的猶太人的第三位人物,竟然,是一位富有愛心的撒瑪黎雅人。


經過好幾個世紀,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互相仇視;那位受傷、躺在路邊不省人事的猶太人,如果


,是有知覺的話,他很可能會拒絕接受這位撒瑪黎雅人的幫助;然而,在當時的狀况下,由不得


他做任何抉擇。


主耶穌的故事震撼了在場的所有猶太聽衆;如果,當時,主耶穌問他的聽衆,是否相信


天主會派遣一位撒瑪黎雅人來幫助一位猶太人,他們一定會否定那個可能性。然而,主耶穌通過


這個故事告訴他們,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爲,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   天主施與恩寵的渠道。


有許多人認爲,   天主應該是按照他們的思維模式來做事;   天主反而成了他們狹隘思維


的投影。今天,主耶穌藉著這個故事來推翻我們狹隘和錯誤的認知與看法。


從今天的三篇經文中,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反省:


(一) 真愛,不在乎自己的感覺


在真愛中,我們不憑對人喜好厭惡的感覺來做事;真愛,讓我們敏銳於他人的需要。我們要不要


幫助一個人,幷不取决於那人看起來是不是順眼,而是取决於那人是否真的需要幫助。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值得我們去愛的人,即便是一個窮凶惡極的人;在他有需要時,


我們也該對他伸出援助之手,因爲,基督就是如此無條件地愛了我們。


(二) 天主的愛經常是超出我們的想像


我們經常會因爲一些不好的經驗,因而,對某些文化、民族,甚至是,對某一群人産生偏見。


但是,   天主經常白白地把他的恩寵賜給各種人,儘管,他們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不盡完美


的人。在我們的心目中,總是把天國看得十分窄小,只能容下我們看得順眼的人;可是,


在現實中,   天主預備了一個可以容納所有人的天堂。我們要學習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


天主所賜給他的美善;每一個人都是   天主愛和救贖的對象;同時,也有可能成爲


天主的愛的見證人。


(三) 生活在愛內,沒有仇人,只有近人


通過這個福音的故事,主耶穌要求我們,要愛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甚至,是愛我們的仇人。


儘管,我們和某些人有過節,我們仍然應當爲他們的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每當我們寬恕他人時,


我們是在見證愛比罪惡更强;身爲基督徒,我們必須在生活中爲【愛勝於惡】做出見證。如果,


我們生活在愛內,我們就不會有仇人;因爲,愛使所有的人都成了我們的近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