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者去了田裏
瑪竇福音十三 1 ~ 9(長式:瑪十三 1 ~ 23)
薛恩博樞機著 丁穎達教授譯
默想:
有耳的,聽吧!
耶穌常常把祂要對群眾講的話,用比喻的形式來表達。
故事比抽象的說教更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有誰不記得
那位回到慈父身邊的浪子的比喻?
或者是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呢?
就像今天的福音一樣,群眾顯然喜歡聽耶穌跟他們講話
和告訴他們比喻;而且,他們不厭其煩地聽祂長篇大論。
耶穌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不光在於祂能講栩栩如生的
故事;在祂的比喻中,祂總是會提到祂聽眾身上的某個
決定、某種轉變。
比喻,應該觸及心靈,喚醒人們改變自己思想和行為的
潛在意識。它們不會讓你保持中立;它們明確地指出,
我自己所應當、也能夠改變的;它們給我自信,最後,
一定會成功。
如果,全神貫注地去聽的話,我們就會發覺,耶穌在比
喻中總是講論著「天國」;因為,那意味著,
天主所做的工作以及祂如何干預、幫助。
撒種者去田裏播種;故事就這樣開頭的。
全部的聽眾都明白這在講甚麼,大家都知道當時是如何
撒種的;因為,聖地大部份的土壤非常貧瘠。
然而,耶穌講的這位撒種者有著兩種不同尋常的特質:
他到處亂撒種,簡直到了浪費的地步。
其次,他在各種各樣的土壤裏撒種,在路上、在石頭地
上、在荊棘中,完全不合農耕的常理。
種籽在那些地方很快地被白白浪費掉了,一點兒也不奇
怪。
不過,更稀奇的是,撒在好土壤裏的種籽竟然產出無與
倫比的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收成,並非當時
的最高產量十倍。
儘管,撒在壞土壤上的統統徒勞無穫;總體上還是遠遠
超過自然律,獲得了「超級豐收」。
我們就是土壤,撒種者是基督;
天主親自掌管收成的比例。
耶穌是在直接問我一個決定性的問題:你生命的田地看
來怎樣?
是否讓 天主的話完全無法進入,如同被踩得硬幫幫的
小徑,種籽只能臥在上面嗎?
你生命的土壤是否只有薄薄的一層,僅夠叫人短暫地高
興一陣子;當難度和阻礙隨著氣溫升高,就缺乏耐力和
持久力嗎?
或是,你像荊棘叢生的土壤,稗草長得比好種籽快,日
常生活的憂慮、精神渙散、私慾偏情,把
天主的話語和善功拋到腦後嗎?
這個非比尋常的撒種者的故事,是耶穌為我們拿著的一
面鏡子,鏡子裏不加掩飾的形象,並非要我們自慚形穢
;因為, 天主能改變我生活的土壤。
祂能犁田翻耕,壓碎我生命中的硬塊,上下翻轉我的生
命,除去叢生的雜草,打造出肥沃的農田。我只要讓祂
來工作,向祂的聖言開放我自己,準備好讓祂來翻耕我
的生活。
那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只有經過這方法,我的生命才
能生產豐饒。
那正是耶穌來的原因:有位撒種的出去撒種....。
反省與實踐:
1. 今日福音中,耶穌提到「撒種」的比喻;我們就是土
壤,撒種者是基督;我們是怎麼樣的一種土壤呢?
我們準備好讓 天主犁田翻耕,壓碎生命中的硬塊,
除去叢生的雜草了嗎?
2. 福音中也提到種子落在地上的不同結果;讓我們反省
、默想:我們是以什麼態度來面對 天主聖言?
我們努力地在生活中實踐主基督的教導嗎?
3. 在台灣,本主日慶祝中華殉道聖人節。
我們感謝 天主恩賜我中華教會產生了如此眾多的聖
人、聖女,他們曾不畏強權、暴力,甚至為堅持信仰
、犧牲性命。
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困難時,請默想中華殉道聖人們
的情操,並請求他們為我們的需要代禱。
信友禱文:
1. 請為我們的教會祈禱
祈求 天主恩賜每位 天主子民足夠的智慧與勇氣,
切實奉行主基督「往訓萬民」的命令,不畏艱難阻礙
,忠實宣講 天主聖言,為和平正義發聲、為信仰做
證。
2. 請為所有的福傳員祈禱
祈求 天主助佑所有的福傳員們,使他們從
天主的聖言中獲得所需的智慧,以言以行傳揚
天主的福音,使人認識福音的價值;並賜予力量,在
福傳路上勇於面對挑戰。
3. 請為生活在今日價值觀混亂、道德低落之俗化世界的
信友祈禱
我們聯合中華殉道聖人們向 天主祈求,求主堅強我
們的信仰,使每位信友在生活與工作中清楚彰顯自己
的教友身分,勇敢地以言以行為福音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