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安多尼、聖戴沃多塞

 

SS.Antony & Theodosius Pechersky   

 

                                                                                                         710

 

基輔岩洞隱修院院長,主曆一零七三年

 

、一零七四年

 

聖安多尼和聖戴沃多塞是俄國基輔隱修院的創辦人。

聖安多尼生於主曆九八三年,青年時,獨居隱修,模仿

古代埃及的隱士;後來,他到亞托士山,入愛菲馬諾修

院受訓,受訓期滿,院長囑咐他回國、創建修院,輔導

同胞的靈修生活。

安多尼回到故鄉,在基輔附近的岩洞隱修;每天,吃些

麵包、蔬菜、清水;一部份時間祈禱、一部份時間耕種

;人們常來向他請示靈修事務,有時,送些衣物給他,

他立刻轉送給貧窮人。

有幾位弟子在岩洞附近居住,以便常向安多尼請益;他

們又在幾個大岩洞佈置了一座聖堂和一間公共食堂。

安多尼對有志靈修的人都樂於收錄;他建造了幾座修院

。主曆一零七三年,他安逝主懷,享壽九十歲。

聖戴沃多塞出身富家,青年時,他穿上佃農的衣服、在

他父親的田裏工作;他的母親見了,非常詫異;戴沃多

塞說    :  『媽媽,吾主耶穌謙卑自下,我們應當效法祂的

榜樣』。

家人禁止他到田裏工作;戴沃多塞就到麵包店裏當學徒

學會了製麵包的技術。

主曆一零三二年,他到基輔岩洞隱修。

不久,戴沃多塞被升任為岩洞隱修院院長;他擬定隱修

院生活的規律,除了默想祈禱以外,基輔隱士應該從事

勞動。

戴沃多塞興辦社會救濟工作、建造醫院、收容貧苦病人

和殘廢者;每星期六,修院送食物到監獄供應囚犯。

基輔的隱士與別地方的隱士不同,他們與社會人士保持

觸、參加傳教工作。

聖安多尼注重個人苦行,與外界隔絕;聖戴沃多塞注重

內心修養,認為愛德較苦行更重要;戴沃多塞常說    :   『

幼者應敬愛長者,虛心受教;長者應愛護幼者,循循善

誘』。

戴沃多塞還強調集體修道生活的重要性,修士們除單獨

舉行祈禱外,應當多做共同祈禱。

戴沃多塞管理的修院規模龐大,公務繁忙;可是,每天

,他抽出一部份時間、在田裏工作。

有一位老年修士體弱多病,躺臥在床上,坐也坐不起來

;每天,戴沃多塞餵他吃東西、幫他穿衣服、給他做一

切雜務;所以,他的修院氣氛融洽,恍如一個家庭。

主曆一零七四年,戴沃多塞安息主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